战斗机被导弹锁定能躲开的几率占多少?别被电影骗了:现实很残酷
看过空战片估计对战机避开导弹攻击的画面都不陌生,此前的空天猎里就有这样的场景,我军一架战机执行任务时,被对方的地空导弹锁定攻击。对方发射导弹后,战机警告系统马上做出了反应,随即飞行员开始做出规避动作,最后多次动作机动后后成功避开攻击,成功返航。
那么现实中战机一旦被导弹锁定,能躲开的概率会有多高呢?实际上,战机不一样躲开的概率也不一样。但是,不管什么战机,多开的概率都会非常低,绝不会像空战片里那么刺激。低到什么程度?就一般的三代机而言,被导弹锁定后逃脱的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20,为什么这么猜测?纵观近代空战史,没有几架战机是可以躲开导弹攻击的。
低对空导弹的速度远远要大于战机的飞行速度,现代导弹的速度能达到4马赫左右,而战机的飞行速度呢?就世界上飞得最快的战机米格25才3马赫出头。但是除了它以外,还有什么战机可以飞如此之快?就连F22也才2.25马赫,其它一流战机,甚至不到2马赫,和导弹的飞行速度相比,战机反应时间非常小。而且导弹发射还不止一发,一般为了防止干扰,都会连续发射,以做到补充攻击的目的。就像上世纪60-80年底之间,我国防空部队在锁定U-2侦察机都会三连射,以是防止丢失目标,二是防止击伤后还能逃脱。
如果是空对空格斗导弹,情况更糟糕,目前空空格斗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能够达到6马赫,如果锁定被攻击,想想有多大的概率能避开?战机躲开导弹的方式有如下,释放干扰弹,机动回避,电子吊舱干扰,但现代空空格斗和地空防空导弹都更智能化,再加上超快的速度,这些规避避手段的作用已经很小,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击落。
制导方式也慢慢变得先进,现在主流的制导方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包括红外导引头和雷达导引头。战机之所以在被锁定后会释放红外干扰弹,就为了让导弹迷失目标,优先攻击热量更高的红外干扰弹,甚至有种说法,战机被红外制导导弹锁定后朝着太阳飞然后机动,就能躲开红外制导导弹。如果被多枚导弹锁定攻击,仅依靠这两种方式躲避,逃生概率依旧很低。
雷达导引头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它只接受雷达波,不能发射雷达波,工作时需要载机照射目标,这是第三代中距拦射空空导弹普遍采用的末制导方式,就像电影中的场景,战机发射导弹后,在没有击中敌机前,需要死死盯住,一旦机动躲开雷达的照射,基本就没戏了。另外一种则是主动雷达导引头,它发射并接收雷达波,这种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功能,是第四代中距空空导弹普遍采用的末制导方式,也是如今最先进的空空导弹,一旦被这种导弹锁定,基本能跳伞了。
如果是被地对空导弹锁定,其发射射程更远和威力更大的导弹,加上地面雷达的的辐射范围比较广,战机要想逃脱更是难上加难。
战例,就在2018年,沙特皇家空军F-15SA战斗机被也门胡塞武装击落,2015年年初,一架约旦的F-16战机在叙利亚疑似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2015年11月24日一架俄军苏-24战机被土耳其空军的F-16击落。2017年6月18日,美军在叙利亚境内击落一架政府军苏-22战机,2018年2月3日,俄罗斯一架苏-25战机在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执行打击极端分子任务时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2019年2月底,一架印度米格-21战机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
在上述的战例中,没有一架战机被锁定后成功逃脱的,基本都是被空空导弹所击落。由此我们显而易见,战机要想躲避空空导弹或者地对空导弹的攻击,概率是非常低的。至少在近些的战例中,还没有一例成功逃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美俄为何需要发展五代机的原因,寻求新技术的突破来保证自身生存能力和攻击能力,才能适应未来战场的坏境,毕竟导弹的发展也正在快速跟更新迭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