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责任

我军藏龙卧虎主席为什么要让养病的当首任总长?

发布时间: 2024-06-18     信息来源: 社会责任

  当时的“三总部”,指的是总参、总政和总后。由于国防部1954年才成立,所以在此之前,总参就是我军最高军令机构。

  新中国第一任总长的候选人有很多,比如一野掌门人彭德怀,二野掌门人,中南军区,华北军区,以及军中地位仅次于主席的周公,但主席最终一锤定音,敲定正在青岛养病的担此重任。

  1808年,普鲁士设立了战争部,下设总参谋部,其前身是经受了七年战争考验的军需总监部,总参主要有四大职能:一是制定战略战术,是幕僚机构;二是管理军队,是指挥机构;三是后勤补给,是后勤机构;四是管炮兵事务,是特种机构。

  由于总参在普法战争、普奥战争和普丹战争的出色表现,很快在欧洲得到普及,并扩散到世界各国,像明治维新的日本、南北战争的美国、十月革命的苏俄等地。

  总参谋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完善和提升,战后美军形成了参谋长联席会议,苏军则增设了国防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参谋系统逐渐为国人所熟知,并在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时期得到了实践应用。

  1927年8月1日,作为我军起点的南昌起义,周公组建了由暂编15军军长为团长的“军事参谋团”,周公、贺龙、叶挺、蔡廷锴等名将任参谋团的成员。

  1930年,在上海就任总参谋部部长,在团以上设置参谋处,作为军事主官的幕僚机构。进入苏区以后,和轮番担任了总参谋长,进一步健全了参谋机构。

  红军时期,、、朱云卿和先后任总参谋长;抗战时期,、萧劲光、滕代远先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长;解放时期,总长则换成了彭德怀、周公。

  随着陶峙岳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一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在开国大典之前,已经胜利完成了解放大西北的任务。1945年8月到1947年8月,彭德怀也有过任总长的经历。

  建国初期,周公多次提议“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出任总长一职,但都被彭总婉拒。

  彭德怀之所以不愿意担任总长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幕僚长”,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他长期担任军事主官,觉得不适合任总长;二是任总长一职2年时间,也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为之;三是彭总一个很大的心愿,还是留在大西北搞生产和农业建设。

  首先,是科班出身,毕业于重庆将校学堂、伏龙芝军事学院,早年以“川中名将”闻名遐迩,还是南昌起义和红军的参谋长,抗战时期执掌八路军129师、解放战争时期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野,二野),以足智多谋闻名于世。

  建国初期,大西南武有贺老总、文有邓公,完全可以抽身出来。但是,当周公征求意见时,刘帅以“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为由婉拒,后筹建南京军事学院。

  担任各级参谋长的时间,远超十大元帅的其余九位,比资历还深。

  出身民国三大军校之一的云南讲武堂,是朱老总的同门师弟,担任过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讨伐陈炯明的8旅参谋长,粤军2师参谋长、国民革命军4军参谋长。

  土地革命时期,是红军总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陕甘支队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总部参谋长;抗战胜利后,忙于军事调停和土地工作,组建了华北军政大学。

  新中国成立时,正指挥陈赓、邓华解放广州,由于广东还是前沿地区,海南岛和诸多沿海岛屿还没有解放,华南的剿匪斗争一直持续到1953年,所以叶参座分身乏术。

  周公在我军的历史地位仅次于主席,甚至超过德高望重的朱老总。无论是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主席的第一助手,周公的地位无可撼动。

  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尤其是外交战线任务复杂繁重,周公甚至从军队抽调了10几位将领转行当大使。此外,政务院的工作千头万绪,再兼任总长已不现实。

  是一位低调的开国元帅,早年参加过赴法勤工俭学,具备国际视野;在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过军事,也算半个科班出身;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秘书兼教官,在我军资历比较老;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建军元老之一。

  抗战时期,以115师副师长身份,带领3000人开创了模范的晋察冀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主持华北军区,从晋冀鲁豫转隶华北军区后,担任他的副手。

  出任总长的唯一障碍,就是身兼多职。建国初期,堪称十大元帅中最忙的,一度身兼七职:华北军区司令员,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华北局第三书记,副总长,北平市市长,北平军制会主任,以及开国大典的阅兵总指挥。

  兼任副总长,总长是在青岛养病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军区司令员和副司令员,职务刚好掉了个:正职变副职,副职变正职,主席这是唱的哪一出呢?

  土地革命时期,空降鄂豫皖的,打出了红军时期最强悍的第四方面军。抗战时期,带领八路军129师部队在冀南根据地提出了“人山”理论,还曾担任第一纵队司令员。

  徐帅的军事才华毋庸置疑,赞叹我军最会打仗的就是徐总指挥和粟司令。

  但是,的身体影响了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发挥,他先后在晋冀鲁豫、华北军区和太原前线,担任、和彭总的副手。但是,主席对这位军事家的能力信赖有加,所以第一时间点将出任新中国首任总长。

  事实上,徐帅身体1951年底才基本痊愈,但在养病期间,主席宁可让聂帅代理总参的工作,也一直保留着徐帅总长的职务,这也是主席对徐帅极大的尊重和爱惜。

  1951年11月,身体刚刚痊愈的,从莫斯科谈判回国途中,肋膜炎复发再次住院,并在此后长期疗养。第一副总长协助主席指挥抗美援朝,最后累得生病,主席点将粟裕任第二副总长,分担一些总参的工作。

  有人说,徐帅身体已无大碍,只是出于对顶头上司聂帅的尊重,一直没有出山就职。实际上,这两位老帅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后,毫不计较身份职级,一心为公,配合得非常默契。

上一篇:【48812】国内十大顶尖军校盘点榜首所被誉为“军中清华”有你想考的吗

下一篇:【48812】1953年彭德怀去看望罗荣桓罗荣桓当面批判他:你模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