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因犯贪污罪他被判死刑 为何陈赓找毛主席将其救下

发布时间: 2025-01-20     信息来源: 新闻中心

  今天咱们来聊聊陈赓大将和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的那些事情。

  这个原因说起来挺简单的,那就是新中国急需一所专业的先进的现代化军事大学。

  自从毛主席喊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后,我党就一直很看重军事装备和军事人才,知道军事装备和军事人才的重要性。

  说到军事装备的重要性,现在网络上有句流行语叫:兔子有火力不足恐惧症。因为一直条件有限,资源不足,我军装备一直在和敌人作战时就处于劣势地位。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关家垴的那场战斗,我英勇的八路军足足出动了八个团一万多人竟然吃不下装备优良的日军五百人。

  特别是建国后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的火力简直是志愿军的梦魇,志愿军装备和美军的装备代差之大,简直咱们就是拿着烧火棍和装备机枪的敌人在战斗。至今很多网友还愤愤不平,要是当年志愿军的装备能达到美军一半的水平,联合国军早被赶下大海了。

  在朝鲜战场上,我军高级将领不仅认识到志愿军和敌军军事装备上的不足,军事技术人才也严重不足。别说设计制造新装备了,现有装备的维修护理,我军都没那么多人才来搞定。

  早在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苏联的斯大林就向毛主席建议,要中国办一所集陆海空三军为一体的军事学院。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我军使用的坦克、飞机和火箭炮都是苏制,也缺少专门的技术维修人才,这使毛主席更感到军队现代化的紧迫性。

  那自然是毛主席、周总理、彭老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慧眼识珠,这些伟人眼光一流,最会用人。

  陈赓大将出身大地主家庭,当年发动“马日事变”的刽子手许克祥的爹就连续多年去给陈赓家做长工。许克祥的爹叫许七,瞧这名字取得多随意,比朱重八还更具备穷苦人家的取名特性。后来在哈军工的一次和教授们的座谈会中,陈赓大将就拿自己和许克祥举例:

  “要说社会关系复杂,谁有我复杂?我家是大地主。讨伐陈炯明时,我是蒋介石的侍卫参谋,冒着炮火把蒋介石背出重围,救了他的命。问题不在于同蒋介石有没关系,而在于有咋样的关系。再说成分吧,1927年在长沙制造‘马日事变’的许克祥出身很苦,他的父亲许七每年冬夏两季都要来我家干活,由于选择的道路不同,我这个大地主的儿子成了员,他这个穷苦家庭出身的人却成了屠杀的刽子手!我说这些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重点是你个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

  从陈赓大将这段话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出,将军风趣幽默,讲话能讲到人内心深处去。将军出生大地主,早年是黄埔的优等生,后入我党中央特科,曾在鄂豫皖根据地战斗过,反围剿及长征中又是红一方面军的重要将领,这等经历让将军人脉遍及国共两党,咱们内部也是处处说的上话,找的到人。

  咱们中国就是讲关系的社会,陈赓将军人面广、面子大、办事能力强又曾办过红军步兵学校,还带过红军干部团,自然是组建军事学院的最佳人选。

  按理说,作为当时新中国准备筹建的最高等级的军事院校,貌似建在北京比别的地方更合适。

  当时中苏两国是盟国关系,在外交上中国对苏联一边倒,苏联方面为我国的国防军事建设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包括哈军工的建设。

  苏联方面的奥列霍夫中将为了中国的军事院校选址也是东奔西跑,他在对中国北方和南方几个大城市进行了一番考察后,提出校址的选择应本着邻近现代国防工业及工科大学、距国防前线较远、有较集中及适合教学要求的房舍可资利用等这样几项原则展开。

  为此,陈赓在1953年的一份报告中证实:“军委选定哈尔滨为院址时,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哈尔滨有一所经中央指定的作为全国工业大学典型示范的哈工大。”另外,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援助中国的大批重点国防建设项目许多都集中在哈尔滨,也为哈军工的办学和学员实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正是因为哈尔滨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缘优势,使之被选定为哈军工的最佳办学地点。

  1952年9月,苏联将中长铁路交还中国,在哈尔滨铁路局工作的苏联专家陆续撤走,空闲下来许多房子,其中就有大和旅馆。

  陈赓得到消息后,立即给周恩来总理写报告提出,援助哈军工建设的苏联专家正陆续到达哈尔滨,请批准将大和旅馆交给哈军工,作为苏联专家的宿舍使用。

  11月5日,陈赓回到北京,拿上报告亲自去找周恩来。当时周恩来正在开会,趁着总理中间上厕所,他站在厕所门口等总理出来,送上报告说:“请总理批一下吧,晚了怕抓不到人。”周恩来一边接报告,一边说:“什么事这么急,连解手的时间你都不放过。”陈赓说:“你不是要求我抓紧时间建设哈军工吗?”周恩来开玩笑地说:“你真有办法,找到厕所来要我办公,这是你的一个发明,以后应写到你的自传里。”

  建设军事学院最需要的是师资力量,而陈赓将军在师资问题上,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时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副主任、弹道专家的张述祖教授!

  1952年9月1日,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在北京地安门恭检胡同59号组成。陈赓为主任,张述祖教授和徐立行、李懋之同为副主任。有关草拟总体方案、体制编制、聘请教授、招生计划、校舍建设、教学器材请调与采购计划及各项经费概算预算等的提出都有张述祖教授参与。为了给军事工程学院搜罗人才,张述祖教授一口气提出37位教授名单,包括每个人的所长及其详细工作单位他都写得清清楚楚。

  然后陈赓将军便想尽了一切办法去请这些专家教授,但请一个人却遇到了困难,这就是同为弹道专家的沈毅教授。

  张述祖对陈赓说,沈毅是个重要人才:“他在兵工厂工作过,又曾任第三战区的少将专员,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起义,对我军建设兵工厂制造枪炮有过贡献……”

  但是张述祖又说,三反时查出了沈毅犯了贪污罪,已经被判了死刑,不过暂未执行。

  陈赓赶紧带人去探监,对看守人员说这个人是宝贝,是他筹建军事学院急需的人才,我得先把人带走,以后再来补办手续。陈赓生怕沈毅被人给“先斩后奏”了。

  然后陈赓又找到了毛主席,说:“沈毅是留法博士,炮兵专家,是我军急需的人才。虽然此人犯了大罪,但人才难得,能否让他到哈尔滨去,戴罪立功”。

  毛主席同意了,于是陈赓先是找到了负责三反的,又找到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最后沈毅改判死缓,监外执行。

  陈赓和沈毅之间还有一段故事,从中能够准确的看出陈赓将军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体贴人才。

  学院建成后,有人向陈赓将军反映,沈毅经常酗酒,陈赓就在一天夜里踏着积雪,来到沈毅的屋子里。

  当时的沈毅一天只睡几个小时,蓬头垢面,拼命地翻译科技情报资料。陈赓将军一进屋就打了一个冷颤,原来屋子里没生炉子。沈毅住在一间平房,当时的哈尔滨冬天常常达到零下三十七八度,三九寒天里不生炉子,屋子里冷到什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陈赓问沈毅为啥不生炉子?他说:这满屋子的资料全国只有一份,非常珍贵,我怕生炉子万一管理不善引起火灾,再说温度高了人也容易犯困。陈赓说,这样是要冻病的!沈毅说:不要紧,太冷了我就喝一口酒。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举行了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哈军工正式成立。而之后的日子里,陈赓将军一直重视哈军工的建设,哪怕是后来陈赓大将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要职,也一直兼任哈军工院长。将军不时地奔走于京哈两地,对学院工作关怀备至,为培养顶配水平的技术干部耗尽了心血,直到1961年3月16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

上一篇:83年前 图-2轰炸机出产型初次试飞 苏联迷之操作中止出产先进机型

下一篇:4马赫巡航导弹停产!外媒:太恐怖了其实中国还有更先进的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