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多层次防御战略”就是个笑线公里才反击
自7月日本防卫省发布2022版《防卫白皮书》以来,日方在上的野心已昭然若揭,而这种野心目前大有愈演愈烈趋势。近日,鉴于变化,日本防卫省通过社会化媒体就《防卫白皮书》第72页“台湾防御战略”进行了重点介绍,
从这份白皮书介绍的内容来看,基本就是今年台军“汉光38号”演习相关预设背景,因此倒也不算啥新闻。结合此次演习背景,会发现
,按台防务部门公布的信息,演习是在发现“敌军”距岸38-40公里时采取应对措施,出动空中力量并依靠“经国号”和F-16V两款主力战机展开至少6轮的持续攻击。但这种预设存在两个致命问题。
其一,台湾海峡平均宽度约200千米,按照多层次防御理论,面对200千米的海峡,当渡过四分之三后才采取行动是否有些晚?况且按照这一演习背景
,这未免令人汗颜。当然这毕竟是演习背景,台军理论上不会轻易放弃这两个前线,但回过头来从近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系列信息来看,该前线对台防御意义确实也不大。一方面,台远程火力以及空中力量没办法提供有效支援,另一方面这两个前线的作战能力值得商榷。按照台军公开的信息,金门群岛作为台军第六战区由金门防卫司令部指挥,目前驻扎约3个守备旅以及1个装甲旅,总兵力近2万,看上去不算少,然而从前段时间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大陆无人机抵近拍摄台军金门大担防区一事来看,
面对未知无人机,台守军除了表现出一脸问号以及手足无措外,还采用了最原始的手段,试图通过投掷石头这样的形式进行驱离,其应对措施令人汗颜。其次,此次抵近拍摄的明显是小型无人机,但面对这类无人机台军并未列装应对装备,可见除了战术素养,装备水平也足以让人质疑。面对这样的守军,难怪演习背景直接预设到了40公里。
其二,台军在“汉光”演习中出动的两款战机虽然是台空军绝对主力,但必须得说在面前真不够打,暂不说空中力量,
不过既然是多层次防御,我们不妨再看看台军其他部署,仍以“汉光38号”演习为例,
;距岸35公里,动用陆基“雷霆2000”火箭炮火力覆盖;距岸18公里,所有岸防炮开火。随后根据“敌军”登陆推进情况,接连动用“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毒刺”、“标枪”以及M60A3主战坦克进行全力阻击。这么一套下来,台军防御还真是海空陆多层次全都凑齐了,并且还是根据推进情况做对应兵力部署。然而面对这种预设真不得不再说一遍——这真不够打。客观地讲,从上述这些武器装备来看,
,毕竟便于隐藏并能采取偷袭策略,至于其它装备,毫无疑问在几轮饱和火力覆盖下将瞬间烟消云散。事实上,无论采取多详细,多周密的多层次防御部署,台军有两个难点永远无法绕开,一方面就是
;另一方,除台湾海峡阻隔外,台本岛就没有战略纵深。没纵深,谈防御,没意义。至于日本防卫省公布有关信息,除了继续蹭热度,炒作,试图从中牟利,对于台军实际部署,起不到任何帮助,徒增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