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军事、研究战争、打仗丨基于作战网络赢得体系优势

发布时间: 2024-08-13     信息来源: 小九足球直播苹果下载

  作战网络,指的是战场中各作战单元按作战逻辑连接形成的关系网络,它并不是一个空想出来的虚幻概念,而是真实贯穿于战争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从古代的弓兵、骑兵、步兵等配合作战,到近代陆地、海上、空中力量协同作战,再到现代集陆、海、空、天、网电等多域融合的联合作战,作战网络一直存在其中,且与作战体系相对应。面向未来信息化智能化的作战网络,准确理解其概念内涵,认清其特点规律,把握其运用原则,将对支撑体系作战、形成体系优势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战争作为典型的复杂系统,作战网络是真实贯穿于其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外军曾基于现代作战装备运用,将作战网络定义为通过电子通信,将传感器、指控系统、武器和武器平台连接到一起的系统。然而,从更深层次来看,作战网络应是战场中各作战单元按作战逻辑连接形成的关系网络,是对战场上敌我双方作战体系的抽象。

  通俗理解,作战网络就是将战争中的敌我作战力量,按指挥编制、位置分布的独立性和作战功能的差异性,划分为不同作战单元,即作战网络中的“作战节点”。不同作战单元间的作战关系,即连接“作战节点”的“关系边”。“作战节点”和“关系边”组合构成作战网络。通过汇总分析“作战节点”和“关系边”的作战属性,指挥员能够更直观地掌握敌我“作战节点”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节点间的能力支撑和制约关系,快速把握战场态势,进而合理搭配运用作战力量以隐藏己方力量短板,使每个作战单元都能最大化释放作战效能,最终形成对敌体系优势。

  实际上,作战网络概念的内涵始终存在于古今中外的战争之中。冷兵器时代,弓兵、步兵、骑兵等兵种在作战中各有利弊,优秀将领以金鼓和旌旗统一指挥各部兵力,常以弓兵率先远程消耗,近距接敌后换步兵稳固推进,骑兵负责在特殊条件下破阵、突袭或追击。将三者各抽象为一个“作战节点”,以支援属性的“关系边”连接,即构成简单的作战网络。近代以来,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作战力量种类更为丰富,同时无线通信的出现延伸了指挥距离,战场范围变大,能够相互关联的“作战节点”变多,作战网络的规模也随之扩张。

  当前,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演进,战场已进一步向太空、深海、网电等新域空间拓展,作战力量一体融合,作战单元类别更加细化,不同作战单元间关系更加多元。作战网络的构成要素更为复杂,“作战节点”和“关系边”的数量和种类空前庞大。

  作战网络作为认识战争、把握战争的重要工具,对其特点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作战应用价值。

  抽象性。作战网络天然继承了网络的抽象性特点。网络科学研究节点和边的拓扑关系,而作战网络则是提取作战单元和作战关系的属性信息,呈现战场态势。抽象性使作战网络作为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始终隐藏于战争背后而不易被轻易察觉。古今中外的战争,其背后的作战网络可能规模不同、结构各异,但网络形式都是类似的,且构建的底层逻辑和规律也是相互共通的。故无论是骑兵、步兵、弓兵的配合作战,坦克兵、步兵、炮兵的协同作战,还是陆军、海军、空军的联合作战,都可以用相似的网络科学原理作为指导工具。

  适应性。根据复杂性科学理论,复杂系统的每个个体都能够准确的通过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产生“自组织”现象,并驱动系统在约束条件下不断“演化”,以适应环境发展。战争系统的状态演变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同“蝴蝶效应”一样,作战网络中任一节点的扰动都可能改变演化过程,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或外部输入的细微干预都可能会导致战争演化结果的极大差异。传统作战,作战体系构成简单,战争的复杂度相比来说较低,指挥员通过思考分析,即可全面把握并运用作战网络。现代作战中,“作战节点”数量繁多,作战关系复杂多元,单纯靠指挥员人工分析已经难以透过战争表象,看清背后的作战网络,更无法对其合理运用。只有依托智能计算平台,才能快速理清所有“作战节点”和“关系边”的属性信息,识别作战网络结构特征,并利用复杂系统的整体性和涌现性原理,智能优化决策部署。

  动态性。战争是一个动态的对抗过程,战场上作战单元和作战关系的一直在变化,使作战网络呈现动态更新的特点。伴随科技的发展,作战平台的机动性能越来越强,火力打击的速度更快,战场信息交互频率更高,作战进程空前加快,使作战网络的动态性更突出。能否基于快速变化的作战网络,精准把握战机窗口,快速实施作战行动,将直接影响未来战争的走向。为此,应善于运用迭代思维,根据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基本战法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通过不断的微创新、迭代创新,实现因敌而变、因情而变、因势而变,提高战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始至终保持领先一步、胜人一筹。

  战争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体系博弈活动,要求在指挥决策过程中结合作战网络的特点规律,立足于战争对象、时间空间和作战体系等多重维度,分析博弈双方的作战网络,关注网络动态变化,持续调整优化各“作战节点”的搭配链接,全局把控战争局势走向。

  基于认识谋对抗。作战对抗必须建立在对敌我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谋定而后动”。首先应知己,切实掌握己方实力,包括己方人员水平、装备性能参数,以及指挥员和作战人员配合、有人和无人装备协同、不同军兵种的跨域联合等作战能力底数。同时要知敌,全面认识对手,包括其人员兵力的编制划分与部署情况、武器装备的能力边界与列装情况、战术战法的常用风格与创新实践等真实能力信息。对于作战网络而言,认识敌我的意义在于使网络中“作战节点”的属性信息更精准完善,不同节点间的关系属性在计算和判断时也更贴合于作战实际,从而使作战网络能更真实地反映战场态势,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作战行动网链也更加可行可靠。

  关注变化控对抗。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唯有关注全局发展变化,把控对抗局势,才能不断向胜利趋近。首先,善于利用作战网络融合情报信息,挖掘各独立情报背后的深层关联,得到更全面的战场态势信息。其次,善于利用作战网络进行因果关系分析,推想未来态势变化,提早预判对手行动,做到“有备无患”。除当面战场外,未来战争中还要关注更广义战场的作战网络,关注作战对手能源进口、工业生产、社会舆论等相关领域的动向,尤其是科技领域的革命性进展,敏锐感知科技发展的脉络,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科技风口”,前瞻预测技术走向,并做好应对规划。

  把握体系赢对抗。在人类全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没有比指导战争更强调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的。作战网络作为真实战场的映射,其每一个节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善于把握作战体系全局,利用网络科学原理和智能识别技术,发现敌我优势和薄弱环节并加以利用,从而赢得先机。在实战中,通过各军兵种部队、多类型装备以及有人无人作战单元的协同配合,可以弥补单类型作战节点能力缺陷,生成体系优势,释放作战潜力。对于己方薄弱节点,要做好隐藏、防护和冗余备份,保证己方体系完整性,做到“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同时,要尽可能发现识别对手作战网络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并对其精准破击重点毁瘫,实现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上一篇:全空域防空体系亮相珠海航展

下一篇:研究军事、研究战争、打仗丨善用科技之力强军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