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太空防御战略思想催生的太空战思想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在战略力量和常规力量方面不断取得优势,使得美国感到军事安全方面受到严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美国退役中将格雷厄姆率领30余位美国科学家、经济学家、空间工程师等撰写了《高边疆—新的国家战略》一书,争取在空间武器领域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其后的知名的“星球大战”计划即是这一思想翻版,该思想对美国冷战后的防御思想和政策制定等核心问题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2023年4月,境外出现了几份关于太空军事化的简要报告,包括俄罗斯专家发表了《太空中的军事斗争》一文,反映了世界的总体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拓展信息化战争后续战争形式和应对未来战争挑战,抢占战略制高点,本文大多分布在于讨论由太空防御战略思想催生出的太空战思想。
太空战一般指的是以地球的外层空间为战场所进行的攻与防的作战,是指利用太空武器,以争夺“制天权”为目的的作战行动,是以地球的外层空间为战场所进行的攻与防、进与退、败与胜的独特作战形式,或是双方在宇宙空间为陆战、海战、空战提供军事支援,以陆地、海面(水下)、空中为平台对敌方航天器进行的攻防行动。广义上讲,通过外太空的相关武器设备做的一切军事活动都算太空战,所以海湾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的太空战,以及其后的科索沃战争,太空设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慢慢的变大。距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已逝去二十余年,随着武器装备和作战战法战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们很难想象敌对势力的作战能力提高到什么程度,以及作战维度会不会有新的拓展,在这种情况下,太空战和太空武器的发展,对于目前信息化战争的帮助和提高打赢能力有关键作用。
信息化战争中很重要的一类武器装备就是精确制导武器,目前各国军事领域都更加看重“打得准”而不是“有多狠”,摧毁地方基础设施和指挥场所带来的效益明显优于正面战场上使用同等威力杀伤武器,然而目前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还以红外、毫米波雷达、激光等技术进行制导,因卫星信号容易扰,目前卫星制导还无法独当一面,但是我们要从中看出卫星制导的优势,加快空天一体结合。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在与太空设备结合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我们大家可以从世界各地的局部战争和军事摩擦中看到,太空战正在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对于战场情报的搜集,与太空设备相配合进行的对敌方势力的打击,这种广义太空战的作用慢慢的变成了了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部分。
在战争开始之前,很多人预测俄乌冲突将是俄方一场快速的“教科书”般的战争,然而俄乌冲突已发生一年多,场面似乎并不像大多数专家预料的一样,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潭,而乌克兰在战争初期前方战线的土崩瓦解之后,跟着时间的推移,乌方不但稳住了阵线反而隐隐有反攻趋势,并且在很多地区可以通过小股部队对俄军造成骚扰和实际杀伤,并且夺回少部分地区的实际控制权,这是很多人没想到的。除了美西方对乌克兰方面的军事援助以外,在太空设备方面俄军也是吃尽苦头,并且通过俄乌冲突显而易见,战争已经在向太空战逐渐发展,乌克兰军队频频采用“卫星侦察+地面部队精确制导打击”的作战策略,精确击毁击伤俄军的部分伪装力量与装备。
在这方面不得已提美国的SpaceX公司的“星链”对乌军的作战提供的帮助,冲突爆发以来,乌军的通讯网络被迫中断,就是借助星链才能够使乌军能够保持和作战指挥部的联络和对敌方军事行动的侦查。除了星链外,美国上市公司Viasat、麦克萨科技、行星实验室等都与多个美国国安部门签订过测绘等一系列服务合同。所以冲突开始前后有关俄军的一系列军力部署和调动情况,都被放到社交网络上,这对俄军的战略部署和军事行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迫使俄军不得不更为重视“太空间谍”对于其作战带来的威胁。
其实早在苏联时期,苏军已经在考虑占据太空优势并且有了太空作战概念的雏形,从迈出太空开发第一步以后,苏联就慢慢的开始考虑反卫星武器的制作,并在1968年首次击毁了太空目标。西方消息来源透露,俄军目前正在继续研制“接触”空基反卫星武器,并在2021年成功击毁废弃卫星。俄乌冲突中,俄军似乎曾采用“托博尔河”电子对抗系统对“星链”卫星进行压制,而乌军也确实报告过“星链”出现过没办法使用情况。双方在基于“星链”为代表的“制太空权”方面的博弈已经愈演愈烈,这也警示了我们,未来战争已经慢慢脱离“海陆空网”的联合作战,而在向多维度宽领域,在包括太空等多个新维度方面拓展军事势力,同时也要充分的利用原技术装备的优势来对其他维度的敌对军事设施进行干扰和破坏,这可能是未来太空战发展的一个方向。
前不久SpaceX公司的“星舰”发射失败,然而作为第一款可以重复使用的重型火箭,“星舰”发射的重要意义怎么高估都不为过,咱们不可以只将视野关注在“星舰”发射的失败,“星舰”从研发到发射,都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他表现了美国黩武政策的野心扩张;其次,美政府与民企之间的这种以所谓“合作”形式掩人耳目,对外宣称“民用性质”的行为,在俄乌冲突中充分暴露了其欺骗性和虚假性;最后,美近几年频繁的通过政企合作、购买、合同等方式加快走向太空的步伐,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组建太空军,并在2019年正式组建太空司令部,大幅度的提升了美军在太空方面的威胁和控制力度。目前就俄乌冲突来看,未来美军作战,与以“星链”系统为代表的先进太空设施的联系必定是重要一环,而以“SpaceX”公司为代表的具有先进太空技术的美国企业在战时是否会与美军方进行合作提高美军的太空战能力,在以军工复合体为基础的美国,这种合作目前看来是能确定并且是极具威胁的。
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军工企业与民办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逐步的提升,私人企业的技术成果与军用设备的分界出现灰色地带。以“星链”为例,在俄乌冲突中“星链”由民用卫星通讯设施迅速转换成能为乌军提供战场情报搜集和保持乌军联系和作战指令下达的侦查卫星和中继卫星,并且,因为“星链”是由私企开发并投入运用,其在成本、精确度、实用性方面都比军用卫星有更好的表现。
近几年,美在太空方面的投入力度和发展速度是比较令人担忧的,在“地球同步航天态势感知计划”的框架下,美的一组卫星曾近距离接触过我国两颗试验卫星;波音公司研制的X-37B空天战机在轨飞行908天。鉴于美国海军第9太空团负责X-37B的使命,其职能包括“防护和防天行动”,X-37B的军事用途显而易见;在网电空间上,美军的通信对抗系统(CCS)可用于压制地球同步卫星的通信线路,并公然对外宣布此系统具有“攻击性”;而至于激光武器,虽然目前的天基激光武器还是远期前景,但是其在未来的战略地位不可忽视。据此,美军的太空战思想可以大概总结为:抢占优势,增强干扰,加快扩张,保持设备更新速度和先进性,提升在轨实际接触作战能力,全面压制,与原作战体系融合提升多维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