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责任

俄罗斯的镇国重器---战略火箭兵的四驾马车

发布时间: 2024-01-03     信息来源: 社会责任

  10月25日,俄军战略火箭兵从驻奥伦堡州亚斯涅恩导弹团阵地发射一枚“匕首”洲际弹道导弹。此次发射的目的是检验在延长有效期期间该型导弹的主要飞行技术性能的稳定性。发射成功进行,战斗部命中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目标。

  这也是俄战略火箭兵10月12日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后的又一次成功发射,当时的发射是为了确认“白杨”导弹的延寿期限。

  目前,俄战略火箭军装备有两代4种型号共300余枚导弹(2015年5月数据),可投掷1166枚核弹头,这4种类型导弹也被称为俄战略火箭兵的四驾马车

  R-36M型导弹(俄罗斯编号PC-20,代号“部队长官”、北约编号SS-18,代号“撒旦”)为两级液体导弹,采用地下发射井发射,是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研制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体积最大、威力最大的现役导弹。

  R-36M弹道导弹在编号上延续了R-36弹道导弹,但由于R-36不足以满足军方需求,因而进行了重新设计,大幅度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具备了很多第四代战略导弹的技术和战略思想特点。

  20世纪60年代中期,冷战开始步入白热化阶段,在“确保相互摧毁”战略思想指导下,美苏两国将拥有完全摧毁对方的能力作为遏制战争的前提,因而走上了全面的核武器军备竞赛。因此,美苏部署了大量战略导弹,同时,两国又开始考虑自身核武器的安全性,开始发展射程更远、当量更大、分导式弹头更多的坚固地下发射井式的导弹核武器。

  60年代,民兵弹道导弹的部署和改进使美国在武器竞赛中占据了先机,这在冷战的严酷气氛中是决不允许的。于是苏联在60年代末开始发展第四代陆基核导弹R-36M。

  R-36M型导弹于1964年开始研制,1975年实现首飞,迄今仍然服役,先后有6个型号。这型导弹的单弹头部分具有更远的发射距离和7.5吨的重量,一般高约34米,直径3米,而绝大多数的R-36都拥有10个分弹头,远多于同期美国“民兵”导弹可携带的数量。其最快速度也已超越了第一宇宙速度。

  早期型R-36M采用自主惯性制导系统,精度不是很高,即使是多弹头也要求具备较大威力,才能打击加固发射井等硬目标。而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若命中精度不变,弹头威力提高1倍,摧毁能力增加大约0.6倍;若弹头威力不变,命中精度提高1倍,则摧毁能力增加大约3倍。因此提高精度比提高威力的效果要好的多。为此,苏联开始着手改进R-36M。

  在R-36M前三个型号服役才过了几个月,苏联就在1976年8月16日通过了新型号的改进决议。南方设计局的改进方案采用了平台—计算机显示制导方案,使弹头打击精度由500米以上缩小到了350米以内,这使R-36M可以用更小的弹头打击同样的目标,从而增加了R-36M携带的弹头数,因此设计的具体方案中子弹头数量由8个增加到10个。

  1979年11月苏联完成了新的分导式弹头试验,1980年北约代号SS-18MOD4的R-36M(即四型)开始服役。1982至1983年,新导弹全部替代早期部署的三种导弹。

  2002年8月,时任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宣布将R-36M2(即五型)服役期延长到2014年。2004年12月22日,俄罗斯恢复了中断16年的R-36M2试射,从奥伦堡州的栋姆巴罗夫斯克发射场发射了RS-20B。发射获成功,导弹成功落入堪察加半岛“库拉”发射场上的指定区域。此后俄在削减该导弹的同时又不断重新部署和试射R-36M2。

  UR-100N UTTH型导弹(俄文УР-100Н,编号PC-18,代号“匕首”;英文UR-100N,北约编号SS-19)是前苏联研制的第四代洲际导弹,为两级液体导弹,采用地下发射井发射。 “匕首”导弹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它与SS-17洲际导弹平行发展,用来取代SS-11导弹。

  该型导弹共有360枚进入部署,是前苏联现役导弹中数量最多的。该型导弹部署在俄罗斯西部的四个阵地中:库札斯克、德艾兹汉尼亚、彼弗迈斯克、泰提须夫。它们均在莫斯科以西,该型导弹的主要特征是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和摧毁目标的能力,可携带性能先进的分导式弹头。

  “匕首”导弹由机器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研制(位于莫斯科州列乌托夫),赫鲁尼切夫工厂(位于莫斯科)生产,1979至1984年部署,是两级液体导弹,可携带6枚核弹头。目前该型导弹部分已经退役。同时,试验发射根据结果得出,其有效期能延续至30年以上,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该型导弹还可以服役若干年。

  该型装备先进突防系统,可携带10枚核弹头。导弹长24米,直径2.5米,起飞重量106.6吨,射程可达10000公里。与SS-17导弹与SS-18导弹的冷射方法不一样,“匕首”导弹是使用温射发射方式的,但是它置于发射匣中发射仍可有很大效果预防掩体受损。

  所有“匕首”洲际导弹阵地均在俄罗斯西部,未经证实的报导说它也将取代原部署在俄罗斯东部的SS-11导弹。SS-19一型导弹具有4至6个当量在20万吨的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二型则使用单一的大弹头;三型则6枚当量在55万吨的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

  美方认为“匕首”三型导弹“尽管没有SS-18导弹来得准,但仍然足以攻击强化工事以外的目标,而且它也有一定的可能被用在欧亚地区。

  RT-2PM型导弹(俄编号PC-12M,代号“白杨”;北约编号SS-25)是世界上第一种以公路机动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一枚或多枚分导弹头,射程超过1万公里,飞行速度快,并能作变轨机动飞行,有着非常强的突防能力。该型导弹由莫斯科热工研究所研制,沃特金机器制造厂生产,1985-1992年部署,为三级固体导弹。

  公路机动型的RT-2PM弹道导弹采用的是MAZ-7912/7917运输/起竖/发射车(7917是7912的改进型,比7912增加了一米左右的长度并增加了成员舱),14个负重轮, 12个驱动轮。动力系统配备一台排气量近40升的V-58或W-58柴油发动机,而两种发动机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气缸排列形式不同:分别为V型对置气缸和W型对置气缸,功率710马力,以30公里时速行驶的百公里油耗200升。

  RT-2PM弹道导弹的发射重量约为45吨,按载重系数(上装重量与整车重量之比)为0.5,导弹的三用发射车满载总重为100吨级,因而三用发射车上部过重,重心不稳,易于出现翻车等事故,仅在1994年RT-2PM弹道导弹的三用发射车就发生过10余次事故,包括多次载有导弹时的翻车事故,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曾被迫限制三用发射车的道路行驶速度。

  由于三用发射车性能复杂,战略弹道导弹公路机动发射系统不仅用于作战的代价昂贵,操作和维护保养费用也很高。RT-2PM弹道导弹机动部署系统除三用发射车外还须配备相当数量的作战保障车:

  a、用以指挥和控制远离主基地的RT-2PM弹道导弹的机动指挥车、导弹测试车、测地车、气象雷达车和用于开挖发射车掩体的作战工程车。

  b、为发射系统全体指战员提供机动生活保障的称为“机动城”的综合设施车队,如供24人休息的机动卧车和野炊车等。

  RT-2PM弹道导弹部署一台三用发射车所需人员比地下井式发射需要的人员多5至6倍,部署几百枚机动发射导弹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要增加数万人。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以机动部署提高射前生存能力是针对躲避第一次核打击而言的,但是公路机动部署方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白杨”导弹1985年开始服役,其设计服役期为10年,1997年后,逐步被RT-2PM2弹道导弹、RS-24弹道导弹所取代。但截至2015年仍然在役,已大大超过其最初设计常规使用的寿命。截至2015年,俄罗斯拥有72枚公路机动部署的“白杨”弹道导弹。

  RT-2PM2弹道导弹(俄代号“白杨-M”;北约编号SS-27)是为取代RT-2PM弹道导弹并在其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系统。该导弹可携带多枚分导弹头,射程超过1万公里,飞行速度快,并能作变轨机动飞行,有着非常强的突防能力。

  RT-2PM2弹道导弹采用与RT-2PM弹道导弹基本相同的三级固体推进、单弹头及惯性制导的总体设计,导弹直径、长度和发射重量仅略有增加,同时,RT-2PM2弹道导弹的主要改进是在分系统应用了更先进的固体发动机、具有特殊弹道的弹头、命中精度更高的制导系统和快速发射等新技术成果,战术技术性能指标明显提高。

  RT-2PM2弹道导弹与RT-2PM弹道导弹相比投掷重量提高20%,达到1.2t,命中精度提高1倍,圆概率偏差达350m;反拦截性能明显地增强,抗核爆失效距离从10km减少到0.5km,常规使用的寿命从10年延长到15年,部署方式除与RT-2PM弹道导弹一样采用公路机动发射以外,还采用地下井发射。据称,RT-2PM2弹道导弹可在接到作战命令5分钟内发射。

  SS-27MOD.1,该导弹只能搭载一枚核弹头,可分为机动型(俄编号PC-12M1)或发射井发射型(PC-12M2);SS-27MOD.2(俄编号PC-24,代号“亚尔斯”;北约编号SS-30),装备分导式再入大气层载具的机动发射导弹,可采用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方式发射。未来10年,俄罗斯处于部署状态的洲际导弹都将是亚尔斯导弹。

  据俄军方透露,到2016年上述3种型号的“白杨-M”改进型导弹将占据俄罗斯洲际导弹部队所拥有导弹数量的80%。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将加快“匕首”、“部队长官”、“白杨”导弹的退役进度,而且将发射井发射的SS-27MOD.1导弹和机动发射的SS-27MOD.2导弹的生产数量增加1倍。

  2016年5月6日,俄战略火箭兵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上将称,目前俄战略火箭兵新型导弹系统(即“白杨-M”和“亚尔斯”)的比率已达到56%,2020年前现代化导弹系统的比率将达到100%。目前俄军已经初步完成井式“萨尔马特”重型战略导弹系统的研制,并将取代“军政长官”导弹系统;同时,“边界”新型洲际弹道导弹也将有望于2016年年内服役。

  “匕首”、“部队长官”、“白杨”三种导弹属于苏联时代的遗产,尽管俄军精心保养超期服役,但这些导弹仍在不断退役。“匕首”、“部队长官”等老式液体洲际导弹的维护保养需要乌克兰南方设计局的支持,在目前的政治局势下能否维持还是未知数。

  虽然原定“匕首”导弹服役到2019年,并将“部队长官”导弹延寿服役到2022年,但缺乏乌克兰南方设计局的技术上的支持,它们现在很可能加速退役,至于“白杨”导弹更是早已全面超期服役,按照早期的计划2015年应该退役完毕,但目前为了缓解青黄不接的处境,不得不减缓退役速度最终2018到2021年完全退役。

  即使是较新的“白杨-M”导弹,也存在寿命到期退役的问题,理论上说由于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等因素的限制,“白杨-M”的设计常规使用的寿命不过10至15年,1998年和1999年第一批服役的两个团(20枚)“白杨-M”导弹实际上已经处于超期服役状态,不过既然苏联时代的“白杨”都要发挥余热服役到2021年,1998年才部署的“白杨-M”更是责无旁贷要为俄罗斯继续站岗值班了。

  俄罗斯战略火箭兵维持现有导弹规模的压力是不小的,它们的陆基洲际导弹数量已经从十余年前的近千枚导弹下降到2015年年初的305枚,即使新型导弹全力研制部署,2022年前后恐怕也要降低到220至250枚。

  不过与导弹数量减少相对的,更大的威胁在于核弹头数量的暴跌,目前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1166枚核弹头虽然看起来还不少,但其中“部队长官”导弹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匕首”导弹也能携带至少6枚分导式多弹头,它们构成了目前俄罗斯战略火箭军核弹头的主体(820枚),而新型导弹“白杨-M”为单弹头洲际导弹,“亚尔斯”也仅是4弹头洲际导弹,自“白杨-M”导弹开始服役以来,俄罗斯新补充的洲际导弹仅仅部署了274枚核弹头。

  即使未来加速部署“亚尔斯”导弹,战略火箭部队的核弹头数量也必然暴跌。为了应对这样的窘境,俄罗斯目前正在加速研制新型液体重型洲际导弹“萨尔玛特”,它将取代目前“部队长官”和“匕首”导弹的地位,维持战略火箭军的核弹头规模。除了新型液体重型洲际导弹“萨尔玛特”,俄罗斯还研制了“边界”弹道导弹,目前正在加紧研制,预计2016年第一个“边界”导弹团将投入现役。

  RS-28导弹(俄编号PC-26,代号“萨尔玛特”;北约代号撒旦-2型)是俄罗斯正在研发的战略武器,于2015年开始投放实验,预计于2017进行发射试验。“萨尔马特”很快将代替俄罗斯威力最强的“部队长官”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可以突破北约防空系统,在瞬间抹平相当于整个法国或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范围。

  国家武器装备计划》,俄罗斯将为新型液体洲际导弹拨款770亿卢布,约合16亿美元。“萨尔马特”导弹由马克耶夫为首的多家军工企业合作研制,该型导弹不但可以装备弹头,还可以装备其它突防系统,其射程可达1.1万公里,可突破现有的任何反导系统,将迫使美国研制更为先进的反导系统。“萨尔马特”导弹共分两级,重量不会低于100吨,投掷重量5至10吨,圆概率误差为150至200米,可携带8至10枚分导弹头。

  俄国防部消息的人偷偷表示,俄最新重型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萨尔马特”飞行设计试验计划2018年开始,预计向战略火箭兵部队批量提供将不晚于2019年。

  RS-26导弹(俄代号“边界”)是俄军计划重点打造的同“萨尔玛特”洲际导弹共同突破美反导系统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据称,“边界”可穿透任何导弹防御系统,因此该型导弹被冠以“反导杀手”称号。

  关于新洲际弹道导弹项目启动的消息首次出现在2011年3月,当时,俄罗斯莫斯科热工研究所总设计师尤里·所罗门诺夫承诺尽快进行首次试射。当年9月28日,首射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但未能取得成功:

  导弹在飞出运输发射箱时碰到了后者,导致第一级出现故障。导弹最终坠落在距发射点8公里处。不过,随后进行的4次发射(2012年5月、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和2015年3月)均告成功。

  出于种种原因,俄方并未公布该型导弹的具体参数。综合各种数据,“边界”导弹由沃特金斯克工厂生产,其弹头可高超声速飞行并机动变轨。导弹系统可保证部分弹头穿透反导系统并击中目标。预计,该型导弹的飞行距离能达到1.1万公里,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弹头能够击中美国境内的设施。

  负责军控和国际安全问题的美国副国务卿罗丝·戈特莫勒就曾呼吁本国对俄实行经济制裁,坚称俄方涉嫌违反《中导条约》,洲际弹道导弹实际上未受限制。俄方则驳斥了上述说法,坚称从普列谢茨克到堪察加的试射证明,“边界”导弹是根据俄美现有战略武器条约申报的洲际弹道导弹。

  此外,“边界”导弹能快速发射,导弹助推阶段不超过5分钟。北约在欧洲部署的地面设施甚至来不及定位弹头的发射。导弹本身还能不断改变飞行方向和高度,同样令北约反导系统的日子不好过。按计划,“边界”新洲际弹道导弹将从2016年开始部署。据俄塔斯社报道,伊尔库茨克的第29近卫导弹师将首先换装这种导弹。

  2016年6月,俄战略火箭部队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日前宣布,俄将恢复生产“巴尔古津”军用铁路导弹系统。升级后的俄新型铁路导弹系统将装载6枚RS-26“边界”导弹,可在俄境内漫长的铁路网上机动发射,计划于2020年开始战备值班。

  利用火车作为洲际弹道发射平台的设想由来已久。上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就曾考虑把当时研制中的“民兵”I型导弹部署在火车上。当时的想法是在10节车厢中设3至5节可掀盖的车厢作为导弹发射车,其它则为支援车厢。1972年至1991年,美国军事政治领导人十分重视提高洲际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这主要缘于苏联战略核力量装备了具有高超战术技术性能和作战能力的导弹。这些导弹的发射准备程度和对美国反击设施的打击精度高。

  在1991年之前,美国在西部导弹试验场(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对试验型铁路机动导弹系统来进行了靶场试验,行驶试验则在铁路实验场进行。在试验成功的情况下,美国军方领导人计划将25列各载有2枚MX洲际弹道导弹的列车列装并进行战斗值班。但是,MX洲际弹道导弹铁路机动部署方式被指有很多缺点。最重要的是,MX导弹是为发射井部署而研制的,因而没有偏转发动机。而该问题有可能导致发射车厢和部分铁路报废。另外一系列现实的问题还使铁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部署方案难以付诸实施,最终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研制计划被迫停止。

  相比之下,苏联依据这一思路很快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列铁路机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专用列车,在世界核武器争霸上棋先一着。苏联导弹列车的正式名称是“军用铁路导弹系统”,其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时期,1987年10月20日投入战斗执勤。从外观上看,除了有三台机车之外,这些由六节至八节车厢组成的导弹列车与普通的货运列车相比几乎没什么区别,有的车厢上甚至还印有“载重135吨”、“轻型货物专运”等货运说明字样。

  唯一不同的是,在导弹列车的机车后面有几节全封闭式的“冷藏车厢”,这些车厢的长度比普通冷藏车要长一些。然而,就是在这些貌似普通的车厢中,却隐藏着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一—被西方称为“手术刀”的SS-24型洲际弹道导弹。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费开支持续减少,装备维护资金捉襟见肘,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俄罗斯核力量特别是战略核力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苏联时期,所有的铁路机动式导弹战斗系统都是在乌克兰境内制造的,乌克兰宣布将成为无核国家,不拥有、不生产核武器,把继承下来的核导弹生产设备全部销毁。这使得俄罗斯的导弹列车处于一种没有配件供应、无处进行技术维护的尴尬境地。

  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俄军不得不痛下决心,决定放弃导弹列车。2001年11月26日深夜,一列载着铁路机动导弹发射装置和三枚SS-24型导弹的导弹列车从科斯特罗马地区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出发,前往位于俄罗斯西部布良斯克的中央修理厂。在这里,列车被拆除了导弹和发射装置,成为一列真正的普通列车。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关系持续紧张,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核大棒”被俄军摆到异常重要的位置。俄罗斯再度研制“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并成为俄平衡美国核导弹力量的又一重要砝码。

  从2012年底,俄罗斯就已重启大规模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研制。俄新版军用铁路导弹系统采用RS-26“边界”多弹头导弹,相比之前的铁路导弹系统重量更轻,不再需要3个机车进行牵引,其机动灵活性和反侦察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打击范围更广。

  铁路导弹系统机动速度可达100到200公里/小时,一次机动可转移2000公里,具有灵活的机动能力。同时,铁路运输平稳性好,所需编制人员较少,发射阵地装备时间比较短,可大幅度提高导弹的生存概率。与其他发射平台相比,导弹列车可实现全天候值班,携带了4至6枚弹道导弹的发射系统,其攻击实力堪比一艘核潜艇。

  目前,俄罗斯已充分掌握了军用铁路导弹系统的制造技术,可实现铁路机动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可在遍布铁路网的俄罗斯国内任意地点发射,并巧妙躲避反导卫星监控。俄罗斯全国铁路总长超过1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美国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要想摧毁反应速度快、机动性能好的单组导弹列车,至少需要用150枚弹道导弹,且成功率较低。而要对导弹列车实施跟踪监视,更是需要数百枚侦察卫星仔细甄别。

  “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采用现有货运列车尺寸,无需建造超大车厢,可有效排除敌人的侦察和监视。此外,新型导弹列车不再需要专门的发射准备和脱离高压接触网等操作,发射过程更加快捷。俄军共计划组建5个“巴尔古津”战略导弹团,每个导弹团配属6枚导弹。预计到2018年,俄罗斯将完成“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新版导弹列车系统将至少服役到2040年。一旦俄新版“巴尔古津”导弹列车投入现役,将掌握约3600万吨总当量的可移动全天候核武器发射系统,成为俄罗斯大国复兴的“杀手锏”。

上一篇:俄罗斯建立新的兵种——空天部队

下一篇:演习主要角色(3):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