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战史解密:没有苏联的武器援助志愿军有一定的概率会被赶到鸭绿江游泳

发布时间: 2024-12-16     信息来源: 新闻中心

  1953年7月27日,随着中朝两国与“联合国军”代表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三年的抗美援朝终于落下帷幕。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据统计,中国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投入部队297万人,共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6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的25亿美元),牺牲人数高达18万人。

  而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将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海军近半数的兵力全部投入到了朝鲜战争中来,除使用以外的所有的现代化武器,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消耗各类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用于战争的经费高达830亿美元,美军共计阵亡33629人。

  尽管损失惊人,但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依旧击败了现代化水平顶级的美军,一举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我们来归纳抗美援朝战争的取得胜利,现今不少人将原因完全归结于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奋战精神。诚然,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很重要的因素,没有志愿军战士以超越人类认知极限的誓死奋战,抗美援朝战争取胜几乎是天方夜谭,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

  但实事求是地说,除了超一流强悍战斗精神的极致发挥,战争中武器的作用也不容小视,特别是抗美援朝中后期,大量苏式武器的列装给志愿军的作战更是如虎添翼。

  根据苏联解体后战史的秘密资料显示,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苏联的武器援助,志愿军有一定的概率会被赶到鸭绿江里游泳。

  整个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了多少苏式武器呢?据统计,在抗美援朝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六十四个陆军师、二十二个空军师的装备。

  光是抗美援朝打响后的十天后,志愿军就一次性地向斯大林提出了购买三十六个步兵师的轻武器。之所以一开始就订购数量如此庞大轻武器主要是当是新中国成立时武器太过于落后。

  “当时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五花八门,制式极不统一,生产型号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老式武器,人民拥有枪械二百多万余支,其中步枪口径多达十三种,分别由德、美、日、意、俄、法等二十多个国家生产,战士们手里拿的是真正‘万国牌’枪械。”

  要知道,这些轻武器还都是从国军和日军的手中缴获得来的,装备低劣、型号繁杂、损耗严重,对于一支正规化的部队而言,弹药相互之间无法通用,损耗的眼中又使得枪械哑火等事故层出不穷,拿着这样的装备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去打仗几乎与送死别无二致。更可怕的是,我军的重武器情况与轻武器基本上没有差别,“万国牌”老式陈旧、严重的损耗等问题也是极度突出。

  因此,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序幕后,新中国从苏联开始大批量采购型号统一、较为先进的苏式武器。

  抗美援朝进入第二个年,新中国根据朝鲜战场真实的情况又向苏联紧急订购了在一年之内装备六十个师的重武器,这些装备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重型火炮和军用汽车。

  尽管斯大林答应了新中国的请求,但苏联却无法在一年内如期将六十个师的订货交给中国。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国家元气大伤。由于战争的原因,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到了惊人的1:8。

  当时的苏联军工制造不仅要完成本国国防军工生产任务,还有大笔朝鲜和东欧等国家的订单,再加上新中国的订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满足志愿军的需要。

  由于苏联为了恢复军工制造,苏联国内将大量财力和精力全部投入了国防军工中,其惨淡的一幕在解密资料中如是描述:

  当时,中国代表团外出参观,见到苏联老百姓吃的都是黑面包,还要排长队购买。各地招待代表团成员就餐,上的是白面包,而苏联工作人员一律吃黑面包。招待时如提供香烟,就算是上等招待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苏联也并非我们固有印象中的“暴富大哥”,苏联后来国民经济的起色方才始于斯大林执政后期,而此时的苏联却是不折不扣地陷入了内部困顿。

  尽管苏联军工制造和国内经济尚未恢复元气,但他们依然开足马力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向中国提供了六十四个陆军师和二十二个空军师的武器。这在当时来说已实属难能可贵了。

  可志愿军前线战士并不买账,部分志愿军战士甚至唾骂斯大林供应的苏式武器简直就是“垃圾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在第一批苏联援助的三十六个师的武器中有352挺打过“一战”的马克沁重机枪,提供的步枪都是1930年式莫辛纳甘步枪。这批老枪都打过“二战”,多为战场回收品,附件都不全,很多都使用过度。

  甚至,很多志愿军战士在使用这一些枪械时,由于朝鲜冬季太过寒冷,这些被冻住的枪栓无法用手拉开,许多志愿军战士只得被迫在敌人进攻时仓促用脚蹬开枪栓开火,因此气愤地将这批步枪称为“脚蹬枪”。

  还有一些装85毫米炮的T34坦克被换成装76毫米炮的旧型号,有些坦克上的斑驳弹痕用刚刷的新油漆都遮不住,被元帅戏称为“功臣坦克”,用过苏联部分次品武器的志愿军战士无不唾骂苏式武器的“垃圾货”。

  在苏联提供的武器中为何会出现这么多次品?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是苏联人爱贪小便宜的民族劣根性所致。

  但实际上,根据后来苏联解体的各项资料显示,在援助志愿军的武器中出现部分次品,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的管理不善。

  就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例,苏联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新收粮食因调度计划问题和储存不当而白白烂掉。当时大战方歇,苏军从一千二百万人急剧裁员至二百万人,大批武器封存入库。苏联要在三个月内一口气向中国提供三十六个步兵师的轻武器,而当时的远东大铁路的运力非常低,且这并不是个小数字,因此,手忙脚乱之际就出现了差错。

  尽管在苏式武器中出现了部分残次品和以旧充新等情况,但从总的来看,绝大多数苏式武器是没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建国初期,落后得老掉牙的武器和没有成体系的军工都使得强军现代化都是一纸空谈。

  恰巧朝鲜战争爆发,伴随着志愿军的抗美援朝,大批苏式武器的先后列装,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从整体上得到了巨大改善,持有先进苏式武器的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越打越强,中国军队不但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中国人走完了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陆军武器装备的制式化和初级现代化所没有走完的道路。

  不光中国陆军借助苏联武器援华的东风一飞冲天,中国的空军、炮兵、装甲兵也几乎以抗美援朝为基点,实现了一夜之间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加速奔跑。

  新中国的海陆空在苏联的助跑下一路突飞猛进的同时,中国还利用苏联提供的仿制苏式武器弹药的机会,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建了一大批国内兵工厂,完成了对外吸收引进的国产化道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军工体系,短短几十年,中国的国防科技有了质的飞跃,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当部分志愿军战士抱怨苏联的武器都是“垃圾货”的言语传到了彭德怀元帅的耳朵里后,彭德怀大怒地吼道:“想当初我们出国时一个师的炮还顶不上美军的一个营,现在我们每师光重型火炮就有三百多门了,难道这些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打仗光靠不怕死是没有用的,没有苏联武器我们就不会赢得这场战争。”

  彭老总这话说的是很客观实在的,假如没有苏联的武器援助,志愿军还真恐怕会被美军赶回鸭绿江了。

  当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火硝烟划过70个春秋,当苏联成为历史中的永恒回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为国之战中的伟大壮举,却化作了一座伟岸的丰碑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忘记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无以计数的烈士,也不会忘怀苏联当年的慷慨援助,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前苏联那些年的友好援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综合消息丨美证实与“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在非间接接触黎说无法再通过叙利亚获得军事供应

下一篇:“光箭”“天盾”系列激光安防配备新品露脸珠海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