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透视外军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及运用

发布时间: 2024-07-08     信息来源: 新闻中心

  ●伴随新型作战力量加速发展,战场空间呈现广域化和多维化拓展演变趋势,战争攻防作战机理与战场制胜权重影响因素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新的作战概念、作战理论持续不断的发展,创新了新型作战力量的作战运用,为作战样式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动力,新型作战力量正成为战场制胜的“撒手锏”。

  ●新型作战力量的作战要素由静态搭配向动态重构转变,未来战场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控制链、杀伤链、保障链多链并进,多域多谱系作战力量实现融合联动。

  ●物理空间的常规战争与泛在空间的智能对抗加速融合,人机深层次地融合将会极大提升武器装备作战运用的敏捷性,进而最大限度释放新型作战力量潜能。

  近年来,在大国战略博弈与军事科技蒸蒸日上的双重驱动下,世界强国十分重视新技术新机理武器装备的试验研发和军事运用,以无人化作战力量等为代表的新型作战力量发展迅速,在联合作战力量体系中所占比重增加,地位作用进一步上升。总体看,外军新型作战力量已经突破陆、海、空、天等传统空间,成为打破战场力量均势、推动制胜权重演变、加速战争形态升级的重要的条件,正深刻改变着战斗力生成的速度和模式,体现未来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重要发展的新趋势,赋予大国战略竞争和战场制胜的优势能力。

  空间领域是作战力量环境依托和影响区域的属性体现。随网络、电磁等战场维度的延展,外军新型作战力量的矩阵分布已经突破传统的三维限制,扩展到高立体、全维度、大联合的高阶空间。当前,外军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应用节奏加快、效能突显,不仅支撑着作战要素快速响应,而且实现了作战力量高效能集聚,分担更多的战场制胜权重,成为现代战场赋能增效的源泉动力。

  常规作战力量,一般通过软杀伤和硬摧毁的积累叠加,达成预期效果;新型作战力量,则将作用效果的复合迭代、作战成本的经济可循环,作为高效释能的有效路径。基于作用路径变化引发的迭代增效,新型作战力量正推动着战场制胜权重,从兵力、火力、机动力为主,向信息力、结构力、智能力迁移,改变了战场的形态及其能量释放的方式。纳卡武装冲突中,无人机首次代替传统有人机成为空中打击行动的“主角”,一度打破作战双方既有力量平衡。美军以高维优势推动电磁频谱独立成域,将电磁频谱从“信息媒介”拓展为“第六作战域”,强调集成和同步电磁战、电磁频谱管理、信息情报领域,作战行动贯穿所有的物理域和信息环境,成为获取战场全新降维打击优势的关键。信息战则依托网络信息等新兴技术方法支持,持续开拓作战新疆域,延伸战场空间,不仅贯通作战进程全过程,而且嵌入物理域等多域空间,成为现代战场遏敌塑势的首选。

  新型作战力量加速发展,战场空间越发向广域化和多维化拓展,呈现出多域交织、多维交互等特点,催化和推动战争体系对抗的技术机理、武器弹药的杀伤机理、基于信息系统的攻防作战机理和信息赋能机理等发生蜕变,军事力量体系的火力打击能力、要素融合能力、跨域行动能力等并行提高,战争攻防作战机理与战场制胜权重影响因素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当前,网络攻防、电磁攻防、算法攻防、心理攻防与火力打击形态的实体攻防相叠加,充分显示了当前太空、网络、电磁等空间维域,正日益成长为新的战略制高点,也昭示着联合全域作战新形态的基本形成。随着新的作战概念、作战理论持续不断的发展,外军在无人、网络、电磁和太空等领域作战力量不断拓展扩容,为作战样式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动力。

  近些年来,外军持续不断的发展新的作战概念、作战理论。如美军陆续提出穿透性制空、敏捷战斗部署、有人/无人协同等新型作战概念,以超前的作战理念变革与作战样式设计,牵引发展新一代空中平台,企图在推动新型装备研发和新型作战力量运用的同时,催生灵活性更好多样的作战样式,以应对复杂、强对抗、高不确定性战场环境。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转化运用及无人平台的大量列装,无人机、智能弹药等作战要素正实现集成集群化,外军着力开发的无人作战“蜂群”战术,突出“群”与“群”作战协同,以充分的发挥规模优势、成本优势、自主优势,广泛执行多样化作战任务。这种集群自主攻防作战,为弥补单平台本身的缺陷不足,可根据目标任务差异和预期行动效果不同,合理确定无人平台集群作战的数量规模和要素组成,并根据打击目标对象和作战目的不同,采取多个平台相互协同方式灵活攻击。

  未来联合作战中,应着眼预警探测、饱和攻击、主动防御等作战功能需求,依据作战任务和战场态势的变化,按照聚散有度、密切协同、灵活机动等作战原则,利用功能分布化、效能规模化、组合多样化、作战协同化、系统智能化等作战运用特点,不断丰富新型作战力量作战样式,使其能以独特的作战优势,成为战场的“撒手锏”。

  从公开报道看,美俄等国新型作战力量具有武器平台新生性、涉及领域广泛性、作战机理创新性和技术发展突变性等特征,基于智能化网络信息体系的支撑,实现了作战要素的动态重构和跨域融合。通过武器平台和AI、无人自主、网络协同等技术融合发展,使得陆、海、空、天、电及网络等各领域作战能力得到不断拓展,以满足态势共享和跨域协同作战需要、推动实现跨域火力和全域机动的一体化联合作战。

  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基于相互协作的功能节点,新型作战力量可构建拥有非常良好韧性的分布式“杀伤网”,以实现作战单元和战斗力构成要素的广域配置、跨域组网和多域聚合。现阶段,这种聚合大多数表现在集态势感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全维对抗于一体的融合体系中,具备以体系制平台、以网络制离散、以敏捷制迟缓的显著特征。未来在科技赋能的支撑下,这种聚合将赋予新型作战力量无人自主、跨域融合、全域作战等全谱系联合作战能力。据报道,在美陆军“融合计划2020”演习中,“火焰风暴”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能够在20秒钟内实现前沿“灰鹰”无人机的目标输入,并与滑翔制导炸弹、直升机、地面火炮等攻击武器连接起来。心理攻防领域,外军也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神经科学等新兴技术方法全要素融合、全流程渗透,变革心理干预、心理塑造、心理控制战法,以最大限度提升心理攻防效率。

  随着异构的功能要素和单元模块的畅连,新型作战力量的作战要素将由静态搭配向动态重构转变,以促进体系要素的迭代更新、体系结构的重组优化和体系能力的演进提升。未来战场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控制链、杀伤链、保障链多链并进,多领域作战要素能“丝滑衔接”,多谱系作战力量实现融合联动。

  科学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目前,支撑新型作战力量发展的关键技术,正在经历由单项比拼向集群推动转换。在智能无人等颠覆性技术推动下,外军作战力量逐步成为融合物理域、信息域、社会域、生物域等多域作战力量于一体的全新作战形态,大幅度提升联合作战效能,以取得非对称优势。

  从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看,军事强国依靠自主控制、生物科学、大数据、数字孪生、新材料等先进的技术,以战略预警、信息控制、算法攻防、智能无人等为代表的新型力量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逐步突破传统作战形态,在实战中显现出独特优势。数字相控阵和氮化镓技术的突破,引发雷达技术机理与作战功能的变革升级,为电磁频谱战提供更高的功率、更宽的带宽、灵活的波束控制和多波束能力,激发电磁频谱对抗“奇兵制胜”效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数据获取途径日趋丰富,信息加工手段不断拓展,知识应用方式灵活性更好,助推心理攻防向海量化、多元化、精准化发展,能有效放大军事打击效果,极大削弱敌抵抗意志。伴随世界军事科技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发展形态趋势,各专业方向通过多点突破、多方渗透和深层次地融合等方式加速推进,不仅直接催生了为制胜贡献效能的新型作战力量,也为传统作战手段提质增效添加助力。如战场上有的国家依靠AI识别技术与传感器的深层次地融合,实现了超远距离精确打击。

  “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群大范围的应用于军事领域,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人与装备、装备与装备的交互方式,物理空间的常规战争与泛在空间的智能对抗加速融合。脑机融合等颠覆性技术群体涌现,人与机器在战场态势感知、指挥决策和作战协作等方面的融合更趋完善,人机深刻融合将会改变人操控武器装备的传统作战模式,进而最大限度释放新型作战力量潜能。

上一篇:我军应逐步淘汰落后装备 加快发展新作战力量

下一篇:新一代主动防御系统:坦克装甲车辆的“金钟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