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2023年中国陆军现役外国武器合集

发布时间: 2024-06-16     信息来源: 新闻中心

  ,特别是近几年装备快速升级,数量质量双压美国陆军。不过,中国陆军当中还有一些进口的外国武器锦上添花,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建交进入“蜜月期”,特别是需要对付共同的敌人苏联,美国同意卖一批先进的武器给中国,这里面就包括美军自己广泛装备的“黑鹰”通用直升机。

  “黑鹰”直升机编号UH-60,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一型四旋翼、双发通用直升机,总产量超过4500架,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直升机之一,足见其性能之优异。

  1984年7月,中国从美国购买了24架民用黑鹰直升机,单价700万美元,加上备件和售后总价值1.5亿美元。美国卖给我们的不是军用版,而是编号S-70C-2的民用版。

  虽然是民用版,但基础性能不差,一举解决了我军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无直升机可用的难题。

  中国“黑鹰”主要部署和,1985年后进入西藏和新疆的高原地区服役,很久是陆军航空兵唯一能在高原顺利运作的直升机,参与各种军事行动和救灾,立下汗马功劳。

  中国“黑鹰”服役期间有4架坠毁,其余20架仍在服役。高强度用了快40年,而且美国早就停止了售后维护和配件供应,一方面惊叹“黑鹰”的皮实耐用,另一方面更惊叹中国陆航的维护保养水平。随着直-20的服役,估计这批“黑鹰”会在近几年全部退役。

  1989年中国向美国提出引进第二批“黑鹰”直升机,但遭到美国拒绝,无奈之下转而向苏联求购米-17直升机。

  米-17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中型运输直升机,是大名鼎鼎的米-8“河马”的升级版,技术成熟,价格低,是直升机军购市场上的性价比之王。

  1991年,中国首批订购了24架米-17直升机合同。米-17不负众望,在中国平原地区使用表现非常出色。

  巨大的货仓有23立方米,后开门的设计比“黑鹰”只有侧开门方便运输大件,最大起飞重量13吨,能载24名旅客或装12副担架,950公里的超远航程,经过改装还能临时充当武装直升机用,让陆航非常满意。

  但到了高原,米-17的飞行性能明显不如“黑鹰”,主要是在空气稀薄和缺氧环境下动力下降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之后中国又引进了米-17B-5、米-17B-7等多种型号,总采购量不少于100架。2003年,高原型米-17В-7装备陆航,“直升机进藏”问题基本解决。

  米-171直升机是米-8和米-17的改进型,1992年开始上产,是当时直升机领域的一颗明星。

  中国在装备米-17后认为该型直升机各方面都适合,还取得过散件组装权并生产出一批,技术也基本掌握。所以继续进口米-171作为陆航主要中型通用直升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手里有法国超黄蜂、超级美洲豹、美国黑鹰、支奴干等西方直升机,到底走哪条路线一直定不下来,所以并没有仿制米-17或171。

  中国进口的米-171是没有武器和防弹钢板的民用型,价格实惠公道,这些配件我们自己能生产不需要花这个钱。

  2020年,爆出中国又购买米-171SH武装直升机版,一出手就是200架。粗略算下来中国大概购买了约500架米-171,是陆航当之无愧的主力通用直升机。中国已经有了可以比肩“黑鹰”的直-20,为什么还要大量购买米-171?

  个人认为是直-20产能紧张,陆军自知争不过海、空、火三大佬。另外直-20没有尾舱门装不了山猫全地形车等大型装备,不受陆军官兵待见。还有国产直-8价格太贵,米-171单价3000万元人民币,直-8是7000万元人民币,陆军穷花不起这个钱。

  S-300防空导弹是苏俄研发的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射程超过150千米、射高在25到30千米之间。

  1991年,中国订购了第一批S-300防空导弹PMU型,32套发射系统,384枚导弹。1994年,订购第二批32套发射系统,196枚导弹。2001年,订购第三批32套发射系统,196枚导弹。2003年,订购第四批64套发射系统,256枚导弹。总计160套系统,2010年以前,是中国导弹防空、反导体系的中坚力量。

  S-400防空导弹代号“凯旋”,是俄罗斯研制的第四代地对空陆基移动式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S-400防空导弹是S-300PMU3型的升级版,它能指挥发射8种不一样的导弹,远程、中程、近程都可兼顾,最大射程达到400千米 。

  2020年,俄罗斯媒体爆出俄与中国达成协议出售6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已经交付2套。

  不过在俄乌战争中,S-400表现并不好,对乌克兰导弹的拦截经常失败,自身还有被摧毁的记录。俄罗斯军工在吃完苏联的老本后,创新、技术、制造能力都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中国的天空终究还是要靠中国的导弹来守卫。地表最强陆军毫无疑问是中国人民陆军,特别是近几年装备快速升级,数量质量双压美国陆军。不过,中国陆军当中还有一些进口的外国武器锦上添花,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建交进入“蜜月期”,特别是需要对付共同的敌人苏联,美国同意卖一批先进的武器给中国,这里面就包括美军自己广泛装备的“黑鹰”通用直升机。

  “黑鹰”直升机编号UH-60,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一型四旋翼、双发通用直升机,总产量超过4500架,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直升机之一,足见其性能之优异。

  1984年7月,中国从美国购买了24架民用黑鹰直升机,单价700万美元,加上备件和售后总价值1.5亿美元。美国卖给我们的不是军用版,而是编号S-70C-2的民用版。

  虽然是民用版,但基础性能不差,一举解决了我军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无直升机可用的难题。

  中国“黑鹰”主要部署和,1985年后进入西藏和新疆的高原地区服役,很久是陆军航空兵唯一能在高原顺利运作的直升机,参与各种军事行动和救灾,立下汗马功劳。

  中国“黑鹰”服役期间有4架坠毁,其余20架仍在服役。高强度用了快40年,而且美国早就停止了售后维护和配件供应,一方面惊叹“黑鹰”的皮实耐用,另一方面更惊叹中国陆航的维护保养水平。随着直-20的服役,估计这批“黑鹰”会在近几年全部退役。

  1989年中国向美国提出引进第二批“黑鹰”直升机,但遭到美国拒绝,无奈之下转而向苏联求购米-17直升机。

  米-17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中型运输直升机,是大名鼎鼎的米-8“河马”的升级版,技术成熟,价格低,是直升机军购市场上的性价比之王。

  1991年,中国首批订购了24架米-17直升机合同。米-17不负众望,在中国平原地区使用表现非常出色。

  巨大的货仓有23立方米,后开门的设计比“黑鹰”只有侧开门方便运输大件,最大起飞重量13吨,能载24名旅客或装12副担架,950公里的超远航程,经过改装还能临时充当武装直升机用,让陆航非常满意。

  但到了高原,米-17的飞行性能明显不如“黑鹰”,主要是在空气稀薄和缺氧环境下动力下降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之后中国又引进了米-17B-5、米-17B-7等多种型号,总采购量不少于100架。2003年,高原型米-17В-7装备陆航,“直升机进藏”问题基本解决。

  米-171直升机是米-8和米-17的改进型,1992年开始上产,是当时直升机领域的一颗明星。

  中国在装备米-17后认为该型直升机各方面都适合,还取得过散件组装权并生产出一批,技术也基本掌握。所以继续进口米-171作为陆航主要中型通用直升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手里有法国超黄蜂、超级美洲豹、美国黑鹰、支奴干等西方直升机,到底走哪条路线一直定不下来,所以并没有仿制米-17或171。

  中国进口的米-171是没有武器和防弹钢板的民用型,价格实惠公道,这些配件我们自己能生产不需要花这个钱。

  2020年,爆出中国又购买米-171SH武装直升机版,一出手就是200架。粗略算下来中国大概购买了约500架米-171,是陆航当之无愧的主力通用直升机。中国已经有了可以比肩“黑鹰”的直-20,为什么还要大量购买米-171?

  个人认为是直-20产能紧张,陆军自知争不过海、空、火三大佬。另外直-20没有尾舱门装不了山猫全地形车等大型装备,不受陆军官兵待见。还有国产直-8价格太贵,米-171单价3000万元人民币,直-8是7000万元人民币,陆军穷花不起这个钱。

  S-300防空导弹是苏俄研发的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射程超过150千米、射高在25到30千米之间。

  1991年,中国订购了第一批S-300防空导弹PMU型,32套发射系统,384枚导弹。1994年,订购第二批32套发射系统,196枚导弹。2001年,订购第三批32套发射系统,196枚导弹。2003年,订购第四批64套发射系统,256枚导弹。总计160套系统,2010年以前,是中国导弹防空、反导体系的中坚力量。

  S-400防空导弹代号“凯旋”,是俄罗斯研制的第四代地对空陆基移动式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S-400防空导弹是S-300PMU3型的升级版,它能指挥发射8种不一样的导弹,远程、中程、近程都可兼顾,最大射程达到400千米 。

  2020年,俄罗斯媒体爆出俄与中国达成协议出售6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已经交付2套。

  不过在俄乌战争中,S-400表现并不好,对乌克兰导弹的拦截经常失败,自身还有被摧毁的记录。俄罗斯军工在吃完苏联的老本后,创新、技术、制造能力都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中国的天空终究还是要靠中国的导弹来守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王小川张鹏李大海杨植麟回应大模型的一切:AGI、价格战、开源和Scaling Law

  大手笔!央企又拿核心宅地,海口这一片区城市更新,线亿!中建智地+朝开+江苏绿建摘北京首宗多业态地块

  618成绩单出炉:vivo多档位新品强势霸榜,小米、iPhone紧随其后

  华为Mate X6:麒麟芯片+侧边指纹!华为Mate70:解锁或有惊喜!

上一篇:【48812】kepuweb

下一篇:能行进间射击的迫击炮?美国陆军测试新武器现役装备实在太拉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