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迷彩是绘画的底色
春节前夕,刘雪萍来到海拔4900多米的昆木加哨卡。昆木加,藏语意为“鲜花怒放的当地”。其实,这儿空阔寂寥,并没有怒放的鲜花。怀着对哨卡官兵的敬仰之情,刘雪萍创造油画《守望边关》——边防战士手持钢枪凛然矗立在巨石之上,死后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27岁的刘雪萍是一名青年拥军画家,结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现在西藏林芝市运营一家艺术工作室。2022年至今,她已为部队官兵责任作画13次。
“无论是油画、沙画,仍是墙绘、木版画等,刘教师都十分拿手。”刘雪萍的合作伙伴吴强,曾是武警某部新闻报道员,退役后参加她的工作室。他和记者说,除了到部队作画,刘雪萍也在画室创造军旅体裁著作,喀喇昆仑戍边卫兵、国旗护卫队官兵、参战老英豪等一张张心爱的面孔,在她的笔下描绘得绘声绘色。
2022年1月10日,是腊八节。那天,刘雪萍来到武警西藏总队林芝支队。那次进兵营作画,成为刘雪萍拥军的起点。“其时,野外的风很大,官兵们却热心似火,练习场上传来阵阵喊杀声。练习完毕后,官兵们一同高兴地喝粥过节。那是我第一次进兵营,逼真感受到兵营日子的团结紧张、严厉生动。”刘雪萍说,那天,为了不孤负官兵的期望,她在寒风中画了2个多小时。
令刘雪萍没想到的是,不到一个月,她再次收到该部的约请。那次,她和官兵共绘“冰墩墩”彩铅卡片,然后将它们镶嵌在镂空木板上,组成两个灯笼。有意义的活动,让刘雪萍感觉自己就像部队大集体中的一员,充分又高兴。自此,渐渐的变多的国防和戎行元素,出现在刘雪萍著作中。
“作画需求精心构思,在表现形式和技法运用上重复酌量和测验。”吴强说,在为官兵作画时,刘雪萍会投入满满的热心。
2022年3月,某部抢救山火,刘雪萍通过媒体看到官兵躺在烧焦的山体上歇息的画面,深受牵动,随即创造出反映官兵攀爬救援的油画,并到一线担任志愿者运送救援物资。2022年9月,了解到“墨脱戍边榜样营”业绩后,刘雪萍为官兵创造了高擎国旗向祖国公民献祝愿的沙画著作。2023年8月,河北省涿州市遭受强降雨,刘雪萍创造《生命之舟》油画,展示救援官兵紧迫驰援、向险而行的爱民担任。
“武士的崇高与巨大,一直是我在创造中尽力表达的主题。虽然有时创造难度大,但我从未抛弃过。”油画《踏雪巡查》是刘雪萍为喀喇昆仑戍边官兵创造的著作,画上有30位官兵,排成两列上山巡查,布景是白茫茫的六合。
“看到喀喇昆仑戍边官兵巡查场景时,我被深深震慑,那种高天寒潮急、官兵顶流行的画面太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了。起先,我一时不知道怎样来着笔。后来,我挑选把人物画得很小很聚,白色的雪地和灰色的天空占有绝大部分空间的构图方法,以此展示山脉的高耸高大和官兵的坚定不移。”刘雪萍说。
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刘雪萍对描写武士形象的热忱与执着,让不少人想了解她做这件事的初衷。
作为多年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吴强和记者说,刘雪萍绘画拥军看似偶尔,实则必定。2008年5月,汶川产生特大地震,四川绵阳的成绵路小学被震塌,其时在该校就读的刘雪萍被掩埋在废墟之下。后来,武警官兵将她和教师、同学们救出。直至今天,刘雪萍仍然明晰记住那些自傲阳光、和颜悦色的迷彩面孔。
“迷彩是生的期望,也是绘画的底色。”刘雪萍把武士形象绘入画作,更融进心里。军旺次仁是一位86岁的高原参战老兵,刘雪萍由衷敬仰,不仅为他画肖像画,还驾车同他一同去察隅英豪坡祭拜先烈。老英豪十分感动,将自己收拾的战史记载送给她。一次,刘雪萍到部队结对帮扶村进行墙绘,桁架被风吹得摇摇晃晃,手也被冻得拿不稳画笔和调色盘。通过10多天的尽力,她以军民修水渠、打青稞的生动双拥图景深深打动了村民和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