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大国善谋那些年我国从各渠道获得的华约体系三军装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12-07     信息来源: 新闻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和外界军事交流互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坎坷的过程,从最初缴获万国造起步到苏式装备一统江湖。再历经朝鲜战争、中苏关系转冷、对印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等,长时间被孤立于世界之外,缺少先进的技术来源再加上工业基础不牢,整个军事装备发展极其缓慢。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外购买不来军事现代化,更何况别人还不卖。“大国善谋,智者千虑”,在老一辈掌舵下办法总比困难多,长期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虽然无法从图纸走到现实,但至少在科研创新层面还能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当然,在此过程或多或少通过不寻常的渠道获得一些高新装备,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融入国产装备中,使国防装备科研水平得以提高。

  由于冷战开启后主流装备供应商也就两大阵营,一方是苏联主导下的华约集团,另一方是美国主导下的北约集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很长,三军拿到手的武器装备也不少,我们就以华约集团(苏式装备为准)进行归类,由于获取国家来源较杂,可能同期出现美式装备大家自行留意。全文内容较长,请耐心阅读。

  作为苏联遗产第二号继承人,乌克兰接收了30%以上的军工装备,包括强大的核弹和战略轰炸机群,以及庞大的科研机构等。90年代初,乌克兰凭此成为仅次于美俄之外第三大战略空军,虽然一夜“暴富”但经济发展实在太糟糕,未解决基本民生问题乌克兰只能开始寻求合作。美英等西方国家目的不简单,出于地缘战略安全考虑忽悠乌克兰销毁大批战略轰炸机,以及配套使用的核武器等。

  不过中乌关系却在这一段时间发展亲密,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军事技术交流,以及各种军工科研合作。这样的背景下就为我们引进装备提供了条件,从航母到舰载机,从巡航导弹到燃气轮机应有尽有,很多还是核心技术直接促进装备大升级。当然这其中最为可惜的是图-22M“逆火”,以及图-160“白天鹅”两款战略轰炸机,机会是有就是在当时国际环境下各方给的压力大,乌克兰自身难保只能选实力派抱大腿。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作为苏联库兹涅佐夫级二号舰,在苏联解体前已完成68%的建造,随后由于失去资产金额来源建造工作全面停止。1999年,经过多轮艰辛谈判后“瓦良格”号航母终于尘埃落定被中方购入,只不过在美国干涉下拆成一个空壳。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中乌双方忆及以往热情似火的岁月,最终航母以2000万美元成交,这中间还包括图纸200万美元、船体1800万美元。

  这点价钱买到一艘完成大半的航母,绝对是良心价而且还配图纸,很显然不是真的买回来当水上乐园。“瓦良格”号航母费尽周折抵达我国后,在其基础上做全面修缮改进,最后成为海军第一艘航母,它的出现使我国远洋海军建设提上日程,也促进后续国产航母的顺利研制。

  T-10K-3(苏-33原型机),瓦良格引进之后有了航母平台,虽能慢慢改但配套舰载机的需求就更加迫切。要不然有舰无机也是空壳意义不大,虽然我国关于航母舰载机的预研工作开始较早,航空发展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型号不少。包括四号任务、歼-8IIG改舰载机,歼-7改舰载机、歼-13改舰载机,以及基于歼-9改型等多种方案,配套几大航母方案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等辽宁舰开始动手改装时,海军预想中的第一代舰载机,理论上包括歼-10和歼-11两种选择。无经验再加上歼-10属于单发上舰安全性不高,并且还有苏-33上舰可供参考,因此选择以歼-11进行改进升级上舰,这跟苏联以苏-27衍生出苏-33一样道理。同样为了缩小研制难度,在从俄罗斯采购未果的情况下,从乌克兰拿到T-10K-3原型机,这是苏-33量产前的最后一个改型相当成熟,吸收加借鉴最后的成果就是歼-15战斗机。

  苏-25UTG舰载教练机,有了航母和舰载机这后还差人,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来就没什么经验,歼-15还是单座型并不适合充当教练机,除了在陆地建立模拟起降装置外,如果能研制一款直接上舰的教练机效果更理想。

  因此在2007年,我们从乌克兰购入一架苏-25UTG舰载教练机,在此之前已经有了T-10K-3购入经验。相对来说购买苏-25UTG也是轻车熟路,当然以我们长期的引进原则来看,还是坚持少量购买吸收借鉴为主。苏-25UTG的引进主要为了研究折叠翼在内的着舰部件,在预研基本上积累经验,也为后续国产舰载教练机充当参考借鉴,目前教练-9慢慢的变成了航母飞行员教练机,作为一款老瓶装新酒爷爷机还能再发挥余热。

  Kh-55“战斧斯基”巡航导弹,由于造型及性能和美国“战斧”巡航导弹非常相似,因此又被戏称为“战斧斯基”。亚音速巡航飞行速度940公里/小时,最大射程约2500公里(后期3000公里),命中圆概率误差150米。飞行中段利用惯性制导,当导弹接近目标区域时采用地形匹配跟踪系统来进行末段攻击,这款远程亚音速空射型巡航导弹常核兼备(可携带20万吨爆炸当量核弹头),主要由大型战略轰炸机进行空射(图-95、图-160等)。

  正是应用场景范围很广,还能够执行战略战术双重打击,美国对这款巡航导弹很是顾忌。在当年忽悠乌克兰时,连带要求和图-160、图-22、图-95战略轰炸机一并销毁,但是战略轰炸机虽然没买到,我们却从乌克兰购入部分Kh-55巡航导弹。作为技术借鉴来源,后来成为“长剑-10/20”及巴铁“巴布尔”巡航导弹的直接参考对象,有实物可供参考研制起来就更加迅速,这对于战略空军远程防区外打击意义不言而喻。

  以轰-6K为例,可以挂载6枚长剑-10巡航导弹,导弹射程可达2000公里以上。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轰-6K可以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攻击距离可以超过5000公里,整个第二岛链都在轰-6K的攻击范围内,甚至包括阿拉斯加及澳大利部分区域。如果进行空中加油,甚至理论上轰-6具备奔袭美国本土能力,这种防区外打击利器的作用可想而知。

  UGT-25000燃气轮机,舰用动力和飞机发动机一样重要,没有一款好的动力来源不论创意有多好结果都很悲伤,在飞机/舰艇等配套发动机这一领域我们有过太多教训。UGT-25000燃气轮机的引入意义更是非同凡响,它不仅是单一一个产品,对于海军整体实力的提升影响重大。燃气轮机是现代大型战舰的心脏,海军在迈向远洋征途中受限于技术实力,长期没办法提供大推力的燃气轮机,舰艇等发动机自然迟迟无法打造大吨位水面舰艇。

  1993年,从乌克兰购入10台UGT-25000/DA80燃气轮机并获得生产技术转让,以此为动力配套052B型168、169号驱逐舰(满载排水量5850吨级),052C型170、171号驱逐舰(满载排水量6000吨级)。后续在其基础上实现了国产化,对应型号是QC-280燃气轮机,后来大量装备到052B/C/D型驱逐舰上。成功解决了我国舰艇心脏病难题,也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海军战舰越造越大,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海军远海作战能力。

  “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这是全球最大型的气垫登陆艇,不仅块头大而且蛮力更惊人,满载排水量只有区区550吨。不过却能凭借5台燃气轮机释放出5.8万马力,动力之大足以驱动5000吨级驱逐舰乘风破浪,最高航行速度高达117公里/小时(最大航速63节),可以大幅度缩小登陆部队暴露于敌军火力之下的时间。

  满载排水量550吨,最大载重能力可达150吨,能够一次运送3辆主战坦克,或者10辆装甲输送车, 又或者8辆步兵战车,以哪种方式搭载看执行任务的要求。如果只搭载登陆作战人员,可以在正常140个登陆座位之外,拆卸座椅额外再装360名海军陆战队员,这样总人数能够达到500名相当于一个加强营。除此之外火力还异常强大,配两套22管MS-227“火”型140毫米非制导弹药发射装置(火箭弹),还有两座AK-630型6管火炮,以及4套“针-1M”或“箭-3M”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这种颜值和战斗力并存的海上怪兽,自然是我们最想要的装备之一,毕竟高速跨海登陆作战一直都有需求。2013年从乌克兰订购了四艘,前两艘由乌克兰制造,后两艘则由中方造船厂自己搞定,已经实现国产化但后续没有重新再造。

  中乌双方在军工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时间久、项目多,而且不仅包括上面这些主要装备,还在大型综合补给船、安-225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引进和交流方面都有涉及。如果要说对我们的帮助有多大,可以借鉴以前的一个评价:乌克兰技术输出对于中国军工科研水平提升至少促进十年。

  作为华约集团核心成员之一,自然可以无限制享受会员福利,应该罗马尼亚装备了很多苏式精锐装备。不过和其他依赖性特强的小国相比,罗马尼亚更加具备鲜明的民族意识,再加上自身国力并不太弱也并不完全依赖苏联。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外关系具备很强独立性,跟北约中特立独行的法国相当类似,这就给急需先进武器技术来源的中国极大吸引力,我们最终选择了另一种引进方式——以物易物。

  米格-21MF战斗机,属于全天候多用途升级版本,换装推力更强的P-13-300涡喷发动机,同时改进机载雷达并将背鳍加大以增加燃油。原来米格腿短近视眼的老毛病多少好了不少,而且机翼下挂架增加到4个,可以挂载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可以携带更多对地攻击弹药,另有标配一门GSh-23机炮。1970年苏联开始对外销售,罗马尼亚作为盟国很自然有大量装备,1978年中国军工出访罗马尼亚并对米格-21MF进行了测绘。同时将其座舱盖、Gsh-23机炮,以及相关部件和零零火箭弹射座椅等带回来,作为实物参考进行借鉴并仿制出歼-7III战斗机。

  T-72M主战坦克,作为苏联三代坦克中的经典除自用还大量出口,80年代罗马尼亚刚刚装备了30辆T-72M。这款坦克装备的125毫米滑膛炮、自动装弹机、复合装甲,以及行走装置等,对正处于青黄不接还在摸索下代坦克中的我们来说,具有很重要的参考及借鉴意义。毕竟这款坦克刚刚才装备性能自然属于高端货,要拿到手多少点意思一下,因此它的到来也相当具有代表性。

  当时国内正好研发出一套等离子喷涂技术,大多数都用在坦克日常维护,经过其处理受磨损的坦克零件后。耐磨性提高1.4到8.3倍,寿命更是直接延长到3倍,绝对是持家过日子的典范。这种技术在来访的罗马尼亚客人参观后特别眼馋,然后决定用一辆T-72M坦克换等离子喷涂技术,当然在特殊环境下出于保密需要,这辆坦克被拆为零件装箱拉回来并更改为“式”坦克。

  毕竟是以物易物没有附带说明,由于缺少图纸对拉回来的一箱零件只能参考照片进行绘制,然后再自行动手一总装成功。后续进行了复装试验、复装测绘准备工作、分解和测绘工作,以及复装和收尾工作等。对T-72M坦克的全面研究,对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制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很关键的时期给予了最直观的技术参考,不至于在下代坦克上落后世界先进水平。

  BTR-70装甲运兵车,70年代末,苏联在BTR-60PB装甲输送车基础上进行的改型,换装动力更强发动机以及三防系统等。BTR-70装甲运兵车曾在阿富汗战场上得到大量应用,只不过实战效果不是太理想,罗马尼亚则获得特许授权生产,对应型号TAV-77装甲输送车。1984年我们从罗马尼亚取得授权,在这款车辆基础上仿制出TAB-77轮式装甲输送车,虽然造出原型但没有成为制式装备,不过吸引借鉴对后期国产装甲车辆研制有所影响。

  BTR-70装甲运兵车,战斗全重11.5吨,最大行驶速度8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可达600公里。随车装备了14.5毫米/12.7毫米重机枪,以及7.62毫米机枪,也可以加装AGS-17“火焰”自动榴弹发射器作为火力压制,可以搭载人员10名(3名乘员加7名载员)。

  仿制的TAB-77轮式装甲输送车,采用封闭式炮塔设计,标准乘员3人加载员8人。战斗全重13吨,配备了1挺14.5毫米大口径机枪,以及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

  D-30榴弹炮,属于60年代苏联研制的一款牵引式榴弹炮,是师属炮兵主要承担杀伤有生力量,摧毁野战工事以及其它军事设施任务。能轻松实现360度方向射界,最大射程达21.9公里,战斗状态下全重3.15吨。这种火炮在华约国家中曾得到大量装备,由于装备数量多出口也不见,参与了大量实战比如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由于采用技术成熟机动性强,具备在复杂地形较强的适应性广受好评。

  对于崇尚火力至上的,对这款大炮同样抱着很多期待,于是在D-30基础上仿制了86式122毫米榴弹炮。86式榴弹炮研制相当成功,装备后成为师属榴弹炮,用来替代老式54式、54-1以及122毫米榴弹炮。对于仿制原型D-30从哪里获得,一直以来有多种说法,包括源于中东国家、阿富汗及罗马尼亚赠送。

  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上世纪60年代开始装备苏联,曾大量出口华约以及阿拉伯国家,在历次中东战争、叙利亚战争中大量应用实战效果相当好,曾重创以色列精锐的装甲部队。该弹最大射程3公里,最小射程0.5公里,最大飞行速度115米/秒,成型装药战斗部可以击穿400毫米均质装甲,主要用来反坦克以及攻击碉堡工事等。

  由于珍宝岛冲突后,面对T-62坦克我们手上绝对没可以克制的反坦利器,由此也引发了随后多年反坦克研制课题。当我们在大力研制相关装备时,如后来推出的79式火箭助推手榴弹、69式主战坦克、73式100毫米滑膛炮等。与此同时也在想尽办法从外部引进有关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从罗马尼亚获得一批AT-3反坦克导弹,并对此进行了仿制成就后来大名鼎鼎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

  红箭-73反坦克导弹性能在当时也算不错,可以攻击100米-4000米范围内的坦克或装甲车辆,虽然算是老产品但装备后还有很多种改型,一直作为反装甲利器长盛不衰(更不可思议的是上舰版本)。红箭-73早期版本破甲厚度可达400毫米,对钢筋水泥这样的工事具有1.5米穿透力,射程400-600米时命中率约60%,射程600-3000米的命中率可达90%以上。后期改进型静破甲能力达到850毫米,动破甲能力则提高到180毫米/65度,不仅二代坦克轻松搞定就是对第三代主战坦克也有威慑力,能做到正面击穿T-72主装甲。

  飞毛腿C战术弹道导弹,这是苏联60年代产品,最大射程500公里大威力下精度还算可以,两伊战争时期成为双方导弹大战的主角。虽然罗马尼亚和苏联一直不那么亲密,但由于身处东南欧前沿地理位置重要,因此苏联提供支援武器一点也不吝惜。

  90年代之后,随着国产第一种短程战术导弹东风-11正式亮相,这款导弹被认为是飞毛腿C的仿制版本。最大射程600公里,命中圆周误差不超过30米,相对来说性能方面强于“原型”。

  1971年起,当我们处于最困难时期,还曾援助罗马尼亚14架轰-5,这中间还包括2架轰教-5教练机。对此罗马尼亚确实很给力,在互惠基础上给了我们很多军用装备(参考上述),另外还提供了一些民用车辆等,当然作为回报除轰-5外我们还曾给予了不少苏制坦克,以及火炮等有关技术。后来根据美媒统计描述:认为罗马尼亚对华技术输出至少能让我们在相关领域进步20年。

  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在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实力还行,可以称得上地区中等强国。冷战开始后由于地缘战略需求,苏联对埃及曾进行了大量支援,以借助其扩大本国在当地的影响,因此作为盟友对埃及基本有求必应。到了70年代后,由于苏联援助附加条件太多,埃及相当不满意双方关系就慢慢转冷。双方变脸后大量苏制装备面临失去零部件,以及常规保养风险,相比之下国防工业体系健全但缺少先进的技术来源的中国,就成了埃及最大的支援国,基于互惠互利现实需求双方开始装备互换。

  米格-21MF战斗机,由于我国长期缺乏能够执行全天候作战机型,只能依赖歼-6、歼-7空中拼刺刀。在技术来源很困难的情况下,在70年代通过几个友好国家进行“技术引进”,包括上述罗马尼亚和孟加拉,在参考基础上带回Gsh-23机炮、零零火箭弹射座椅等。考察测绘后发现这款机型很符合空军要求,因此1978年从埃及购入两架米格-21MF及米格-21UC,在这些实物保障下借鉴造出歼-7III/C战斗机。

  同时也对照P-13-300仿制了涡喷-13发动机,以及23-3双管机炮(Gsh-23机炮),还有弹射座椅等技术先后应用在更多机型上。双方在战斗机合作上这才开始,后来由于中东战争的损耗,埃及还向中方购买了60架歼-7A/B战斗机,成就我国正式意义上收费军售第一单。

  米格-23MS战斗机,70-80年代苏联国土防空军主力装备,最大的特征是采用变后掠翼设计,相对美国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弱一些,只能实现三级固定式变翼(16度-45度-72度)。最大飞行速度2.35马赫,实用升限18300米,最大航程达2900公里,作战半径1160公里。

  虽然采用流行的可变后掠翼设计,但它的性能水平也就属于二代半,曾经大量出口中东以及两伊国家,也曾经参加了大量实战。其中埃及也有采购一批米格-23MS,后来和苏联关系破裂后开始退役封存,其中大部分卖给美国作为假想敌或研究测试用。1979年,我们以多架歼-6和歼教-6从埃及换回一架米格-23MS,回到国内编号是18式。

  米格-23在引进后开始做测绘研究,包括配套发动机、可变后掠翼、进气道等都成为参考借鉴对象,不过当年科研实力有限,再加上工业基础不给力无法充分的利用。其中R-29-300发动机成为涡喷-15仿制原型,而可变后掠翼结构则在强-6研制中发挥作用,只不过解决不了结构超重问题最后没能定型。最后可调式两侧进气道设计,则得以成功应用在歼-8II战斗机中,这才是成为实实得到转化的成果。

  BMP-1步兵战车,苏联首款全封闭式设计步兵战车,最初定位伴随坦克突击的机械化步兵装备。3个车组加8名乘员配置,战斗全重13.3吨,最大行驶速度65公里/小时,还具备实战所必需的浮渡能力。装备73毫米低压滑膛炮、7.62毫米机枪,还可以携带反坦克导弹等,最大的缺点是皮薄容易被打爆。

  同样在引进之后进行测绘仿制,对应国产第一代86式步兵战车出炉,相比原型加装了防浪板,将73毫米滑膛炮改为30毫米机关炮,同时加装“红箭-73”反坦克导弹等。86式也成为陆军第一种实用化履带式步兵战车,同时也结束了我们没专用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历史,对于机械化作战能力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萨姆-7单兵防空导弹,同样属于苏联60年代产品,主要用来杀伤低空和超低空慢速飞行目标。最大射程可达10公里,射高50-2300米之间,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采用红外制导及破片杀伤战斗部。生产数量很大参与过越南战争、中东战争以及海湾战争等,1969年8月埃及将其首次投入实战,一次战斗就创下击落6架以色列飞机战果。

  与BMP-1步兵战车同步随车赠送,附带引进萨姆-7防空导弹,对应测绘之后的仿制品是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红缨-5于80年代设计定型,性能基本和原型差不多,据称后来还返销阿富汗对空中的米格战机产生重大威胁。除了这些之外,后来还引进包括萨姆-6防空导弹等,和原版相比大批“无证进口”苏式装备丰富了我们的技术来源,借鉴之后也有了众多成果。

  巴基斯坦由于特殊的国际环境,能够得到西方不少先进武器装备,再加上处于四战之地周边也有丰富的武器来源。这么多东西对巴方来说可能派不上大用场,但对于严重缺乏技术来源的我们来说很重要,于是巴基斯坦作为中转仓给咱们提供了不少美苏装备。

  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大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米-24,有实战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有损失。特别是用苏式装备武装起来的阿政府军战斗力不怎么样,而且还和当地抵抗运动或者巴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整个阿富汗战争中巴基斯坦总获得6架米-24。这些从阿富汗政府军中叛逃的“雌鹿”,最后被巴基斯坦统一分配,分别给了美英法中四国(我们得到一架)。

  米-24“雌鹿”对于只有直-5的我们来说很重要,拿回来之后进行各种详细的测试研究,借鉴参考获得不少技术资料。不过这款直升机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还是太先进,基础工业不行包括后来S-70C“黑鹰”直升机的引进,都没有办法进行有效仿制,再加上米-24带乘员舱的布局并不符合我们的战术需求,最后都只成了科研目的长见识积累经验。

  正是由于巴基斯坦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阿富汗战争中意外成为焦点,也能凭借各种便利拿到不少好东西。比如1981年,中方一名记者在阿富汗当地采访时一身当地部族打扮,身后还有抵抗力量缴获的BMP-1步兵战车,其实这种装备直接拉回国内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另外,当美军开始空袭阿富汗武装时,也有一些“战斧”式巡航导弹因故障坠落在巴境内。这些残骸被移交给我们,再加上从乌克兰拿到的Kh-55巡航导弹,最终的成果就是“长剑-10”巡航导弹,也是巴基斯坦“巴布尔”巡航导弹的参考技术来源。

  大型装备比较引人关注,但小型轻武器也不可或缺,由于苏联和西方国家在阿富汗都留下不少轻武器。这种小东西获取方便,先后为我们大家带来了苏制AK-74自动步枪、AGS-17型自动榴弹发射器、NSV型12.7mm高射机枪等,以及西方制造如M-16、AUG自动步枪等。

  常年被战争困扰,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几乎成为苏联及美国武器试验场,特别是苏联深陷阿富汗的那几年我们多少拿到一些。上面提到的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BMP-1步兵战车、AK-74突击步枪,以及D30型122毫米榴弹炮也都是从这里出去,毕竟仗打了10年以废铁价收获些残次品很正常。

  最闪眼的当属“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这款美式经典装备在1986年到1988年间,先后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900-1200枚。由于操作不难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使用,当“毒刺”进入战争之后苏军就开始哭了。据说累计击落250架飞机(包括直升机),命中率甚至超过80%,当然这么大批量“毒刺”在使用的过程,多少会有些丢失最后拿到我们手上也很正常。在对这款经典产品做测绘研究后,提取出来的一些技术后来被应用到“前卫”系列防空导弹上,收获不算太小反正总是有成果。

  上个世纪有那么一段时间,当时和越南完全就是兄弟般的往来支持,可能大家看到的是我们支援了大批武器装备。但在越南战争开始后,美国将大量先进武器投入其中,实战多年总是有很多损耗及被战场缴获等。这些引领世界领先水平的武器,我们也能共享其成果,做必要的研究参考借鉴。另外到了后来的边境自卫反击战,由于越南特殊的环境拥有大量美苏装备,同样我们也缴获了不少有些应用到国产装备研制中。

  AIM-7D“麻雀”,美制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具有全天候全向攻击能力,是当年美国领导下北约大半个世纪的主力装备。最大射程24公里,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战斗部由30千克高爆炸药组成,在超视距并不普及时期战斗力可想而知。越战期间美军F-4战斗机时常侵入南部沿海上空,主动进行各种侦察和挑衅,1965年-1967年之间,携带AIM-7空空导弹的F-4被我们击落多架,从中获得几枚完好“麻雀”成为PL-4空空导弹研制基础。

  70年代中期,为了感谢我们在抗美援越过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越南将战场缴获的M48A3坦克、M113装甲输送车,以及“响尾蛇”导弹等赠送给我们。这些新老装备由军事院校、科研单位,以及专业厂家来测试借鉴,如对M48坦克进行了1000多公里试车,包括车载传动系统、风冷发动机、液力悬挂等子系统,对我们后来的坦克研制带来不少启发。

  M18A1“阔刀”定向地雷,美国专为越南战争定制的定向人员杀伤雷,也是杀伤力很强大的反步兵地雷。这东西太过凶残一杀一大片,爆炸杀伤范围是前方50米,可以60度扇形范围扩散内置钢球,而且射高2到2.4米之间,最远射程高达250米。我们收到缴获品之后,以“阔刀”为基础进行研究仿制,最后的成品是66式反步兵地雷(此面向敌大多数人应该很熟悉),也在后期大量应用在反击战中。

  “陶氏”反坦克导弹,是美制第二代先进反坦克导弹,70年代正式投入服役。最大射程4公里,在500米以内命中的几率是90%,500到3000米以内能够达到100%,能击穿当时现役所有坦克装甲车辆,同时也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反坦克导弹。我们同样从越战中获得一些缴获品,后来的红箭-8据说也有它的功劳,当然红箭还参考了霍特等导弹,研制成功出口后还成为巴铁的“绿箭”表现相当出彩。

  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是美军第一款投入实战的空地反辐射导弹,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最大射程可达40公里对防空系统是个巨大压力。在越南战场上我们找到未爆的“百舌鸟”,拿回来常规操作进行拆解测绘开始仿制,对应型号“风雷七号”,1984年完成样弹试制只不过测试结果不理想最终只能下马。

  SVD狙击步枪,苏联研制在60年代后期开始装备,除自用外还大量出口参与实战。对我们来说虽然一直有神枪手的培养传统,但是在精确狙击步枪的研制方面却一直很尴尬,长期没办法提供专业狙击步枪。在反击战中通过缴获SVD狙击步枪,针对这种战场狙敌神器的威慑力,临时紧急仿制出79式狙击步枪。1981年开始配发到前线部队,随后慢慢改进才有了85式狙击步枪,它的出现至少缓解了我军长期缺乏专业狙击步枪的尴尬。

  从各种渠道引进的苏式装备到此告一段落,除了上面这些列出来的经典款外,实际上还有众多我们所不知道或未曾关注到的装备。或多或少得以引进,在军工长期研究过程提供了不少借鉴,受限于当年的科研技术方法,以这种方式学以致用相当不易。

上一篇:盘点中国10大顶尖武器个个都是国之重器!就连老美都想要

下一篇:刘越高在京拜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许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