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装备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伺服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航空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G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制造业”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之“航空相关设备制造”(分类代码:3744)。公司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国防军工领域。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国际安全体系和秩序受到冲击,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
公司所处行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我国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重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综合国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和体现,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牵引和推动力量,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十大报告精确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十四五”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以上论述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国防实力与综合国力相比还不匹配,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安全战略需求还不相适应。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慢慢地加强,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满足我国国防需要,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匹配度将不断的提高,国防开支呈持续增加态势,国防军工行业迎来较好发展时期,长期稳定增长可期。
公司系从事高端装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起的产业。自成立以来从始至终坚持航空装备产品原创设计和高端制造的发展的策略,自主创新了多项航空装备技术和产品,解决了多项长期困惑用户的重大技术难题。公司为我国军机之挂架随动系统、炮塔随动系统、雷达天线收放装置、电动吊声绞车、浮标投放装置等机载设备的关键供应商,是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全电/多电技术产品的核心供应商。
公司的机载悬挂/发射装置、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等机载设备在国内直升机市场上处于领头羊。在已经定型、列装的某型直升机上,公司的机载悬挂/发射装置和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产品具有先发优势,持续占有主导地位。自设立以来公司专注于伺服控制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并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高新技术项目的科研工作,在航空装备应用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应用经验,是国内航空装备之直升机机载悬挂/发射装置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秉承“务实、创新、坚韧、奉献”的精神和“共创、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以“新兴报国,卓越东方”为使命,专注于伺服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航空装备产品的科研、生产。公司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注重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客户、股东和社会持续创造价值,实现“利国、利民、利军、利企、利友、利己”的共赢。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伺服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航空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公司基本的产品分为机载设备和技术服务及其他两类,公司产品可大范围的应用于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等航空装备领域,属于高科技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公司机载设备类产品目前最重要的包含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类产品、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类等产品。
(1)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类产品是以智能控制技术/精密传动技术为基础的随动系统类产品,主要由智能控制计算机、电传动机构、伺服电机等部件构成,主要使用在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按照应用方向主要分为:
1)武器随动系统——最重要的包含综合外挂梁系统、挂架随动系统、炮塔随动系统等;
2)全电作动系统——最重要的包含折叠系统、电动吊声绞车、浮标投放装置、雷达天线)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类产品主要是视频信息探测、采集、处理、压缩、记录、显示和传输设备产品,包括机载用视频处理系统和视频记录仪等。
技术服务是指公司接受用户、主机厂商、主机配套厂商或科研院所的委托,为其提供技术及测试等方面的服务。此外,公司还向客户提供综合测试与保障系统产品、少量的机载设备检验测试、维修等其他服务。
作为一家专门干机载悬挂/发射装置、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等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采用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按照每个用户需求,开发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打造成集航空机载设备研制、航空机载设备维修、测控设备研制等业务为一体的航空技术解决方案综合提供商。
目前,公司收入来源以军品为主,军方严格按照军费开支计划进行采购,行业不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但是军方采购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使军品订单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受军方采购计划和国际形势的影响,公司订单情况与军方军费计划有一定的周期性关联。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在航空机载设备领域不间断地积累和沉淀,在技术储备、经营经验、产品结构、品牌经营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巩固和强化,并具有较高的行业信誉。
公司自成立以来从始至终坚持航空装备产品原创设计和高端制造的发展的策略,专注于伺服控制技术、高精度传动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公司在机载设备尤其是机载悬挂/发射装置和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等领域形成了深厚的技术沉淀。同时,公司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完整业务体系,建立了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和研发流程,并能够对产品研制实施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为公司高效的技术产出奠定了制度基础。
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包括产品概念阶段的知识产权可行性分析、产品研究开发过程中专利著作权的申请、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等,有利于公司保护自主形成的科研成果。
公司专注于直升机伺服控制技术、高精度传动技术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完整体系,拥有经验比较丰富、技术一流的开发团队。企业具有军用全数字交流伺服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均为创新型产品;具有健全的研发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客户服务体系;具有高效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稳固的营销渠道,在某型直升机机载悬挂/发射装置之随动系统领域具有领先的地位。
二十余年来,公司在直升机机载设备领域,尤其是机载悬挂/发射装置和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在提供新型服务、研制新型机载设备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公司秉承“共创、共赢”的价值观,在经营过程中兼顾合作伙伴的利益,注重与客户、供应商实现互惠互利、一起发展。公司与中航工业旗下多家机载配套单位长期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在技术上一同研究技术难点、突破技术瓶颈,在业务上分工协作、共同向整机单位提供配套设备,逐步的提升我国机载设备的技术水平,满足整机厂商对各类机载设备的需求。凭借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服务的品质,公司与各客户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业务关系。
公司形成了以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类产品为核心,批产产品、研制产品和预研产品相结合的多层次产品结构,为公司长期持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新产品的研制方向上,公司注重专业化拓展和应用领域拓展相结合。一方面,公司追求在机载悬挂/发射装置、机载视频信息系统等领域精耕细作,结合现有产品和技术研制新型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在军用直升机机载设备的基础上,逐步将业务拓展至固定翼飞机、无人机及民用直升机等领域的应用,扩大公司产品的应用市场。
通过产业的优化与调整,目前公司已构建涵盖航空智能机电、航空电机、航空无人智能等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布局雏形,形成了以武器随动系统、全电作动系统为核心业务,以水下推动电机系列、航空发电机系列、航空起动发电机系列、大功率电驱动系列为发展业务的多层次产品结构与业务持续成长构架,为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机载设备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要比较长时间的技术及市场的储备和积累,潜在竞争者很难在短期内与先发者在同一层面上进行竞争。军方市场还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产品一旦装备部队,将构成国防体系的一部分,为维护国防体系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相关产品及其配套与保障装备在短期内一般不会轻易更改。即使有潜在竞争者进入该领域,短时期内也不会对先发者产生较大影响。
公司的机载悬挂/发射装置、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等机载设备在国内直升机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已经定型、列装的某型直升机上,公司的机载悬挂/发射装置和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产品具有先发优势,持续占有主导地位。鉴于挂架随动系统和炮塔随动系统是该型直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升机等装备定型列装后使用时间长,一般在 30-40年以上。
公司作为唯一供应商按主机厂计划交付,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市场地位突出。目前公司配套的主要某机型已经正式列装,在其服役期间,随着配套产品更换和新增,公司将获得持续不断的产品订单,保持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公司建立了健全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具备完整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与管理创新发展变化持续进行优化改进。管控体系涵盖决策管理、授权管理、行权履职管理、监督管理等各个层级;涉及公司治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资本运作管理、行政管理、研发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信息保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管理、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管理等各个方面。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适时进行动态修订和完善,注重对规章制度的宣贯和培训,系统提升各层级人员依法行权、按章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公司风险控制坚持事前制度措施预防,事中及时整改化解,事后落实责任追究,将风险控制管理贯穿于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开展风险防控检查和整改完善。多年以来,公司不断推进管控体系的标准化、信息化,并将管控体系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确保管控体系的高效运行,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492,464.6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8.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50,781.51元,实现扭亏为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3,903,034.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6.58%。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2,452,992,126.57元,较上年末增长39.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475,606,889.62元,较上年末增长2.64%。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由戴岳先生变更为长安汇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公司顺利完成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改选和管理层聘任工作,控制权顺利交接平稳过渡,企业文化和谐共融,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调整了组织结构,新设党务办公室并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党建工作,引领企业发展。日常管理方面,重视管理培训,强调工作担当与责任意识,推进凝聚力高、战斗力强的核心团队建设。同时,公司引入了SIPDM和PLM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公司产品业务流程管理进一步优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夯实主营业务,持续加强技术攻关,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在航空装备领域,多个科研项目分别进入状态鉴定试验阶段和状态鉴定审查阶段;某型无人机起发电机及其控制器首台样机研制成功;某型大功率作动器有望转入小批量交付;新一代炮塔随动系统即将进入竞争择优招标阶段;新一代某型外挂装置开始研发。在海洋装备领域,某型水下推进大功率电机及控制系统初样机通过重要试验。
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结合多年伺服控制技术和高精度传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经验,公司在保持和强化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前沿创新科技,充分把握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着力拓展智能机器人业务,培育新的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产品结构更替,新型号装备产品实现批量交付,生产任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面对高强度的生产形势,公司制定了“公司各部围绕生产交付目标整体联动,确保全年经营目标达成”的决策要求,一方面统筹协调公司各种资源,全面提升产能,另一方面通过科学采购及控制物耗等方式降低成本。公司全员全力配合、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年度交付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为落实“十四五”规划任务,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国防军工行业将持续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防支出也将稳定增长,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市场强大需求的共同推动下,航空装备制造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根据Flight global发布的《World air forces 2024》数据,2023年全球军用直升机总量约2万架,其中美国拥有5,553架,居全球首位,我国军用直升机共913架,约为美国的1/6。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军用直升机更新换代步伐加快,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军用直升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均存在巨大差距。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为积极应对影响我国安全发展的各种挑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确保 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国防支出将稳步增长。2024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比2023年增长7.2%,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国防军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作为国防军工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所处航空装备制造行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公司主要产品为机载悬挂/发射装置、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等,均属于航空机载设备,主要应用于直升机尤其是军用直升机。目前国内直升机机载设备领域主要制造商为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机电002013)”)和中航航空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部件厂商,以及中航工业体系以外的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与这些企业多为直升机部分部件的配套设备和相关服务的供应商,在特定机载设备细分领域各有专长、相互独立,共同参与直升机的制造,只在潜在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
中航机电下属机载设备制造单位也是我国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的主要参与者,公司与这些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机载设备的研制,并向直升机主机厂配套。公司为我国军机之挂架随动系统、炮塔随动系统、雷达天线收放装置、电动吊声绞车、浮标投放装置等机载设备的关键供应商。
公司将以武器装备业务为支撑,提供以军用为主的智能特种装备解决方案,同时积极拓展民品业务,力争成为具有绝对核心竞争力的知名企业。
公司以智能机电为核心业务,充分发挥智能机电技术在直升机领域的优势,利用在业内的品牌效应,以智能机电、航空电机等关键和核心技术为载体,纵向进军固定翼飞机机电产品、航空电机装备市场,横向拓展以水下弹类为代表的高端武器装备新细分市场,密切跟踪水下航行器电动力推进系统,同时拓展无人机相关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公司智能机电技术在军工行业的竞争优势。
公司紧跟行业内世界前沿科技动态,通过自主研发或适时引进与吸收的方式掌握先进技术,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探寻与涉足智能无人机技术、分布式电推进技术、自适应发电机技术等与公司发展战略方向相符的航空关键技术,瞄准未来无人化智能化装备、海洋装备的发展趋势,加快研发与推进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无人智能特种装备,并向其他特种装备领域拓展。
在保持传统军品业务优势前提下,充分把握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利用公司多年伺服控制技术、高精度传动技术等开发与应用经验,积极开拓公司新的业务发展方向,有序推进智能机器人相关研发工作。
2024年,公司将继续以提高经营业绩为目标,围绕产品交付任务,提升产品产量与质量管控能力;加快现有科研成果转化,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坚持以党建引领助推公司文化建设。公司运营体系中各职能模块要对标业内优秀企业,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引入先进的理念进行消化吸收、利用,补齐短板,使各职能模块形成有机协同、联动,构成系统性的组织运营体系。
牢牢树立“装备质量关系官兵生命,关系战争胜负”的质量至上意识,把质量管理贯穿到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的全过程,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强质量监督与评估,严把质量关,确保研发和生产各环节、各工序质量受控,使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加强供应链管理,促进供应链整体优化,加强各相关部门和各环节密切协作,确保产品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客户。
业务发展方面,一方面巩固现有军品业务领域的传统优势地位,加快现有科研成果转化进度,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布局与研发进程,为公司后续良性、持续成长打下基础。内部经营方面,倡导厉行节约,杜绝浪费,通过精细化管理,挖掘潜能,借助 E化赋能,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从而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在运营过程中,公司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规范公司运作,提升公司形象,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完善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防范运营风险,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主要产品的最终用户为军方,其销售受最终用户的具体需求、年度采购计划、国际形势及国内形势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公司实现销售的产品品种较少、最终客户数量较少,使公司各年度订单数量存在不稳定性。军品采购特点使公司订单个数少、单个订单金额较大、执行周期较长、交货时间分布不均衡,且最终主机的交货可能出现较久的延迟,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在不同会计期间内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公司军品的销售价格及主要部件的采购价格由军方审价确定。由于军方对新产品的价格批复周期较长,针对尚未审价确定的产品或采购部件,供销双方按照合同暂定价格入账,在军方批价后对差额进行调整。因此公司存在产品及主要部件暂定价格与最终审定价格存在差异导致收入、成本及业绩波动的风险。
公司将采取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市场开发力度等措施,以降低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我国直升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导致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94.29%。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机载产品,随着公司产品种类增多,客户集中度将会有所降低。
目前,我国直升机制造产业主要由中航工业主导,公司作为航空机载设备的供应商,主要为整机厂商和配套厂商提供配套机载设备。鉴于行业特点,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皆为中航工业控制的企业。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主要客户对公司依赖性较强,公司和客户形成互相依存的关系,但如果主要客户的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发生变化,或者现有主要客户需求出现较大不利变化,如订货量大幅下降或延迟,将有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市场开发的力度,逐步将业务拓展至民用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领域的应用,扩大公司产品的应用市场,拓宽市场领域。
2023年12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29,322.84万元,占当年末流动资产比重为14.47%。公司针对应收账款制定了稳健的会计政策,足额计提坏账准备。同时,公司应收账款质量良好,账龄主要为两年以内,公司应收账款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是,如果公司不能按期收回应收账款,则公司存在一定的资产损失的风险。受机载设备业务的结算特点影响,公司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相对较高。随着公司机载设备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应收账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公司可能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者无法收回的情况,这将对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针对应收账款的风险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建立客户档案,做好客户信用管理工作;二是针对销售客户实行由市场营销部统一管理,由该部门将应收账款客户进行分类,实行部长负责制,并与部门负责人绩效挂钩;二是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部长绩效挂钩,每季度考核一次,并督促部门负责人亲自出差收款;三是建立报表机制,每季度对回款情况在公司主管级会议上进行公布,实行比较管理,以确保应收账款能够得到及时收回。
公司产品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高科技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成果能够很快在新产品中运用和实践,因此公司产品具有技术水平发展快、更新快的特点。如果公司对新技术方向选择出现偏差、对客户需求把握不准确、对新产品方案选择不佳、新产品的质量不能持续改善、新产品或改进型产品不能吸引客户,公司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收入和利润来覆盖成本费用的投入,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同时,如果公司新产品开发节奏无法领先同行,新项目产业化进程缓慢,则可能导致公司失去已有的竞争优势。开发新产品有时可能需要牺牲短期利益,就无法保证公司盈利的持续增长,影响公司的财务表现。
公司将高度重视并积极关注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及市场变化情况,严格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及项目可研报告,做到合理规划、提前预防、科学应对、有序推进,确保新项目新产品的顺利实施,将这些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对公司造成损失。
公司专注于军工领域高端装备制造,具有核心研制生产能力,自主创新的多项航空装备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国际武器装备关键技术的垄断和封锁。直升机配套的机载设备一般采用自动化、电子、微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并通过精密、超精密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且种类繁多,因此,机载设备研制、生产和维修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力学、热学、电子学、计算机学、控制论、方法论等众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及理论,整体技术复杂,其研究发展不仅受各相关学科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受到相关学科成果集成能力的制约。尽管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力争保持在伺服控制技术、高精度机械传动技术等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但不排除国内外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率先在上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而推出更先进、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或出现其他替代产品和技术,从而使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失去领先优势。
公司将加强对现有技术人才的培训,采取内部培训和外派学习深造两种模式,同时不断引进专业技术顶尖人才,力争始终保持专业技术的领头羊,打造更加稳定、专业的技术管理团队,以进一步降低管理风险。
2012年10月30日新兴装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三年。2015年、2018年和2021年公司均通过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复审并取得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公司报告期按 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国家一直重视对军工行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鼓励自主创新,新兴装备享受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有望保持延续和稳定,但是未来如果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者公司税收优惠资格不被核准,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将及时关注高新技术企业三年一次的复审工作,确保每次复审顺利通过,同时按照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做好税收优惠资格的材料申报,力争公司持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公司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军品业务,从事军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需要取得行业内相关资质并每过一定年限需进行重新认证或许可。如果未来公司因故不能持续取得这些资格,将会影响军品订单量,公司将面临重大经营风险。
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资质的有效期,积极做好各类资质重新认证或许可工作,确保其有效性。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是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用于扩大公司现有产品产能,增加新型产品,加大对机载设备的研发力度,其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机载设备领域的竞争力以及巩固市场地位。对于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若公司无法进一步开拓市场,消化新增产能,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不能如期产生效益,从而使公司募集资金项目面临无法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
公司将密切关注新型航空装备市场变化,加强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的管理和监督,根据市场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率,保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