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器受追捧的背后
近日,关于中国武器受到许多国家青睐的新闻不断传来。秘鲁国防部长拉菲尔雷耶2009年12月8日透露,秘鲁即将与中国签署有关采购MBT-2000主战坦克的合同,军方正在测试中国研制的MBT-2000型主战坦克,并且希望购买80到120辆更先进的该型坦克。就在前不久,巴基斯坦和西方官员在2009年11月10日透露,中国同巴基斯坦已经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36架中国制造的歼-10战斗机。这一系列武器销售表明,中国的武器装备正在受到慢慢的变多的国家欢迎。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之所以受到慢慢的变多国家的欢迎和青睐,不外乎以下原因:
首先,中国出售武器装备是慎重和负责任的。我们都知道,军火这种特殊的商品,在私人军火商手中只是用来赚取面包和黄油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普通商品;而在政府手中,军火这种商品的价值逐渐被发掘,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上的战略工具。鉴于武器装备出售具有特殊性,因此中国对军品出口一向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中国政府一贯严格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从来不向受联合国安理会武器禁运的国家和地区出售武器,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同时在向外出售武器时遵循“有助于接受国的正当自卫能力,不损害有关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不干涉接受国内政”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二,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属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几年中国军工战线推出的新成果不断,武器装备水平有了一个跨代的飞跃,如载人飞船的发射和太空行走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水平已仅次于美俄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新列装的歼-10战斗机性能已不逊于苏-27等俄罗斯的王牌战机,“中华神盾”驱逐舰和“元”级潜艇的接连下水也显示出中国造舰水平在接近俄制新品。特别是国庆60周年的大阅兵,进一步展示中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令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颇感兴趣,一些先进主战武器更是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工业制品营销全球,国产武器也扭转了上世纪90年代的外销困境,在国际军贸市场重振雄风。中国军工业界凭借FC1枭龙歼击机等高价武器打开了销路。
第三,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物美价廉。在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武器装备主要是看作战性能和性价比。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物美价廉,而且中国的政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政策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此武器的配件也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制造。相比之下,美国为了达到别人不断购买自己的武器的目的,不断淘汰老式武器。美国这样做的缺点很明显,一些小国家没有过大的财力来支撑一直更新的武器系统,所以中国的成套武器供应,便成为首选。因此,近年来中国物美价廉的尖端武器,令发展中国家很感兴趣。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向泰国陆续出售了六艘053“江湖”级护卫舰,单价在5000万美元左右。泰方使用后的评价是,该舰只是同级德国产品价格的1/4,战斗性能却能达到其九成。
像沙特这样一向购买美国军械的头号石油富国,现在也开始订购中国同巴基斯坦合作推出的坦克。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三国的国防部也纷纷宣布,计划在组建坦克部队时采购中国ZTZ-99式主战坦克。非洲一些国家买不起巴黎、华盛顿和莫斯科所提供的价格昂贵的高科技装备,但却买得起中国物美价廉的武器装备。据简氏防务预测,中国军机(例如K-8教练机和JF-17多用途战机)的潜在客户包括阿尔及利亚、博斯瓦纳、埃及、肯尼亚和摩洛哥。
第四,中国国力的迅速崛起令世界刮目相看。国际军贸不同于一般经贸,除技术封锁特别严密外又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买主与卖主通常要结成较密切的关系。中国的迅速崛起和总实力的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工业品营销世界并改变了过去档次低下的形象,“神舟”载人飞船升空等举动又显示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实力,使不少国家对华刮目相看,也因此开始冲破政治阻挠重新审视和选购中国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