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经营管理

中国空军新战略与新安全观:空天一体是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 2024-06-10     信息来源: 经营管理

  开放改革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航空逐渐崛起,自主研发的各种航空武器装备得到慢慢的提升、不断改善;国家利益在海外拓展,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放眼全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浪潮,提出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守兼备型”转变。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特别是随着“空天一体”国家战略利益的空前融合,最近,中国空军提出新的战略转变,即:由“攻防兼备型”,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型”转变。这次转变成为中国空军的第三次战略转变,也是迄今最深刻的历史转变。

  此次中国空军战略的历史转变,其根本的理论依照便是“空天一体”战略利益融合下的国家新安全观,这是着眼人类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和发展,建立在航空、航天领域科学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前提下的战略判断,强调站在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高度,强调有效和可靠地保卫国家战略利益,强调建设完全足以履行完成保卫国家战略利益的“空天一体”的军事力量。

  与传统国家安全观相比,新安全观更进一步放眼全球航天科学的发展,更进一步放眼我国家利益在海外的拓展,更进一步放眼人类利益在空间领域的扩展。中国空军“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新战略的提出和确立,适应了这一新形势新要求。

  鲜为人知的是,这一战略的提出,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多年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同时,借鉴了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的相关经验和教训,立足中国国情和军情而做出的历史决断。在建设空军和天军方面,国际军事专家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应建设“独立天军”,有的认为应建设“联合天军”,有的认为应走“弹天一体”道路;有的认为应选“空天一体”道路,这些都曾成为中国空军新战略的借鉴和参考。

  美国走的是空军、天军合一的道路,他们的这一战略在美国公布的《航空航天部队:保卫21世纪的美国》白皮书中有详尽论述;俄罗斯曾走火箭军、天军合一的道路,1992年,俄罗斯组建首支军事航天力量,随后将其列入战略火箭军,2006年,将其从火箭军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兵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如前述,人类空天非军事化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只是一种口号和旗号,可以说,空天军事化不但难以避免,而且,空天军事化早已经是不争的现实。像当今世界许多领域早已军事化一样,空天军事化、空天潜军事化、空天准军事化等现象,当今无人能够改变。今后,谁也很难保证使其不继续发展。

  然而,这并非悲观主义,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这种军事化的肆意发展受到限制,如何使这种军事化得到相对平衡,如何消除霸权国家独自军事化的倾向。限制空天过度军事化,实现空天领域的相对军事平衡,才有机会实现“和谐空天”以及全球和平。

  这好像人类居住的地球空间,当今慢慢的变成了空天下的一间小屋,而高悬于空天之上的卫星等航天基础设施如同高高在上的明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们,享受着高悬明灯下的透明而舒适的生活,如果只有某个霸权国家享有随意开关“天灯”的权力,地球上的人们说不定哪天将回到黑暗中。如果地球上的理智而善良的人们共同拥有把握开关“天灯”的能力,那么,“天灯”将为人类共同控制,有可能永远高照,不会使人们回到无比黑暗的社会中。

  中国空军实行“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的历史转变,正是为了限制空天军事化和实现空天军事平衡。因此,这一战略转变不会成为别有用心人士制造新一轮“”的口实。从当今世界的空天安全形势上说,空天军事化难以避免,但空天战争可完全制止。这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终没发生世界大战,一直没发生核大战一样。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全球范围内的核军事力量平衡,制约了有可能由某一核国家挑起的核战争。

上一篇:山海关长城40年:从捐款修复到再现雄姿

下一篇:俄罗斯空天防御体系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