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经营管理

亚洲特快:美国升级空投核弹当量图什么呢?

发布时间: 2024-05-29     信息来源: 经营管理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亚洲特快》,今天咱们节目来聊什么呢?聊点当量。

  当然了这是个玩笑,但是确实有不少人在谈论各种现代弹药的时候大家脑瓜里想到的就是当量有多大。

  比如说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我们的一位老领导之前去台湾和当地的媒体人交流时就发现他们对于大陆的轰-5就特别害怕,因为当年台湾宣传说轰-5能投掷重量为3吨的大型炸弹,威力毁天灭地。以至于直至今日台湾的机场修建新型防爆机堡的时候依然以抵御2吨TNT近距离爆炸为主要的设计指标,因为苏联1946年生产的FAB-3000 M-46炸弹的装药量就是1400公斤,装药是标准的TNT,也就是说当量就是1.4吨,那么为了防住这个当量就得留点余量,设计成可防2吨TNT,很合理嘛。

  当然了这也就是台湾方面早年间奇怪的宣传因素,因为后面的轰-6能携带3枚3吨炸弹,依据相关的一些回忆文章,我军当年也还真的曾经在台海形势紧张的时候复产了数百枚此型炸弹。后来为了检验大型弹药攻击海上大型舰船目标,还曾经进行过使用轰-6投掷这种炸弹攻击大型海上目标的相关试验。

  当然现代条件下,用3吨炸弹去攻击地面坚固工事目标已经没那么大意义了,现在的东风快递系列使用的钻地弹已经足以让包括佳山洞库在内的台湾各种坚固掩体目标失能,就不用依靠堆当量来完成这个任务了。

  还有个奇特的当量爱好者是韩国,他们前几年曾经试射过一个“玄武5”弹道导弹,战斗部重量达到了9吨,韩国媒体宣称,虽然韩国没有核武器,但是使用“玄武5”导弹的9吨战斗部,也可以在攻击朝鲜坚固目标时发挥类似战术核弹的意义。

  这其实也能理解,毕竟韩国作为一个非完整主权国家,要开发核武器基本上也就是梦里啥都有,那可不就只能多堆一点常规弹头重量来挽尊了呗。

  但是区区9吨的战斗部,就算是用上高能炸药,给你往高里算,现在能够实用的装药当量比最大也就1.5左右,也就是说它的最大当量也就十多吨。相比之下美军最小的W54战术核爆破装置的当量也在10-1000吨,可以说是以上限追赶下限了。

  其实这几年我们的东风快递也在战斗部重量上下了功夫,现役主力中短程快递的投送重量也已达到了数吨水平,但在模拟实战环境的实验中,却发现这种单个大型战斗部除非是用来攻击坚固的掩体目标,否则并不比上一代的使用高性能装药,重量轻了很多的战斗部效果强多少。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空气可压缩性较强,所以冲击波不会传递太远,这就导致了几吨的战斗部也不会比一吨的战斗部在远很多的距离上达到足够的冲击波杀伤效果,所以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在近年来的实战演习中,新型的东风快递往往都是用来投射大量的子弹药来扩大杀伤范围。

  不过通过新闻视频我们仍旧是能够准确的看出,我军新型导弹投射的子弹药的爆炸中形成了显而易见的火球,而这在一般的子弹药爆炸画面中基本看不见。这就表明我军导弹投射的子弹药比其他几个国家的子弹药单个重量要高,从火球现象来看,其重量大概和小型航空炸弹,也就是50公斤级炸弹差不多。

  这表明我军的弹道导弹设计上和美国或者俄罗斯的子母弹设计概念不一样。数十个50公斤子弹药,和上千枚比手榴弹稍大一点的子弹药相比,后者主要考虑杀伤暴露的人员装备,而前者能够对坚固程度较低的建筑物,掩体也起到大范围的杀伤效果。这是一种针对战场建设更完善,建有大量低等级掩体,在战争爆发时会采取“战力保存”措施对手的特化设计。举个例子来说,海湾战争时期的伊拉克人就发现,在美军的M270火箭炮发射的“钢雨”来袭时,只要躲在坦克下面,甚至直接钻到车下面,就可以有效保存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几十个50公斤炸弹,那这一招可就变成自寻死路了。

  几百枚50公斤子弹药和一个几吨重的战斗部相比,仅从当量角度说当然是几吨重的单个战斗部更大,但是实战效果,却是50公斤子弹药更高。

  这就是今天我要说的一个简单的道理,当量这玩意,在达到一定限度以后,不是越大越好,针对特定目标要设计合适当量的战斗部,才可以做到最佳效果。

  最近美国宣布将要在为B-21轰炸机开发的B61-13核弹上使用更早的B61-7的核心,将其当量从B61-12的5万吨提高到36万吨。有一些媒体就开始说美国加强核威慑啦,36万吨小型核弹完爆谁谁谁什么的……

  这当然是荒谬的,毕竟现代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战斗部都在10-50万吨水平,单个大型战斗部则是数百万吨水平,从技术上来说,B61-13实在是没什么可多寻思的。但是它的任务却耐人寻味,我们仍旧是从基础来说,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上世纪50年代氢弹出现后,美苏两国比着提高核弹当量,这场当量比赛在苏联造出5000万吨级的“沙皇氢弹”后暂告一段落。而当时的宣传当中也充满了一枚几百万吨级当量的核弹扔到美国就可以摧毁一个州这类的说辞。

  但是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当时的宣传其实是玩了个花招,大当量核弹要造成大范围杀伤破坏效果的前提是落地爆炸,制造大量的放射性粉尘,并依靠高当量爆炸将粉尘送入高层大气,使之随风飘散,造成范围巨大的辐射地带。但是这种放射性粉尘大部分在几天到几周内就会失去大部分放射性,因此当时的三防教材都强调大范围内的居民应该进入掩体,在地下熬过几周时间,再回到地面上活动。

  如果仅说冲击波,那么几百万吨的核弹杀伤范围并不比几十万吨的核弹大多少。这个事情其实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就已经指出,在摧毁现代城市方面,核弹的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的效果不如光辐射,针对当代大城市的理想破坏方式是用数十万吨的多枚核弹按照城市分布范围进行空爆攻击,通过光辐射制造大范围火灾,最终形成无法扑灭的火焰风暴。

  而要让多枚核弹爆炸形成的光辐射火灾最终合并成为一场规模巨大的火焰风暴,要求这些弹头的落点要精准,并且先后爆炸顺序也有要求。简单理解一下就类似流浪地球里炸毁月球的相控阵核爆,只不过这个精度要求在几百米水平,相对而言不那么高。

  所以现代即使是用来摧毁城市的核报复攻击,也是要求精度的,网上一些朋友经常挂在嘴上的“精度不够当量凑”其实是一种相对落后和低效的打击方式,苏联要采取这种策略也是没办法,到80年代末苏联导弹精度上去了,当量马上也就降低了。

  而当代超级大国的核武器主要任务还是针对对手的核武器,尤其是发射井,而现代的发射井相比早期的发射井都进行了加固,可完全抵御一定距离上触地爆炸的核弹,甚至按照苏联的设计,即使核弹爆炸导致发射井整体倾斜了,它依然能够把导弹发射出去并且导弹仍能正常飞行攻击预定目标。

  这就要求核弹的命中精度必须够高,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陆基和海基洲际导弹的分导式弹头的圆概率误差据称已能降低到50米水平。

  这就带来了一个双面的效果,一方面,如此命中精度,已不再需要大当量弹头,另一方面,超加固发射井使得你若无法达到很高的精度,再高的当量也不可能一发同时摧毁两个发射井。

  因此美国和苏联都开始降低核弹的当量,美国现役的主力弹头是30万吨和10万吨,苏联的弹头当量也降低到了50万吨左右水平。

  降低当量后核弹的尺寸和重量也有所减小,这样一枚导弹就可以携带更多的核弹头,因此整体的作战能力反而得到提高。

  而在空投核炸弹领域,苏联相比美国没那么重视,毕竟美国战略轰炸机更多,更先进, 苏联的图-95或者图-160也不大可能突破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防御飞到美国头上扔核弹,而美国的B-2战略轰炸机却是要承担飞到苏联上空,用机载雷达搜索苏联导弹发射车任务的。

  所以美国保留了更多的空投核炸弹,甚至随技术发展,今天美国只保留了AGM-86核巡航导弹,而B-2恰恰无法携带这种导弹。

  而B83作为一种当量达到120万吨的核弹,主要任务在今天的环境下, 我们前面讨论过,这种百万吨级核弹在今天环境下主要任务是攻击诸如亚曼塔山核地堡这类的目标。那么B-2真正能够携带较多数量用来攻击俄罗斯机动发射车或者发射井的弹药就只剩下了B61,虽然到了B61-12已经具备了卫星制导系统,命中精度大为提高,但是要用5万吨的炸弹去攻击超加固发射井的话,其实还是不能够确保将其摧毁的。这样一个时间段,具备和民兵3的30万吨战斗部同等当量水平的B61-13就有必要重新拿出来了。而B-21战略轰炸机作为B-2的精神续作,它当然也要承担类似的任务,这么多年后B-21的全向隐身能力相比B-2也有了一定的进步,那么在美国人看来,B-21未来也可承担凭借高隐身技术渗透到敌方上空空投核弹的任务。

  当然我们今天知道,苏联当年的所谓超加固发射井其实并未达到美国同等的加固水平,甚至在抗超压能力上存在数量级水平的差距,宣传其发射井的坚固程度多少有点战略欺诈的意思,所以之前美国开始测试5万吨当量的B61-12的时候俄罗斯就曾经提出抗议认为这违反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协议,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F-35战斗机也可当作战略轰炸机使用,对俄军的发射井构成了威胁。

  但是今天在东亚地区出现的新的“风力发电厂”,它有多坚固呢?其实用卫星照片多少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虽然没办法知道这些发射井使用的混凝土和水泥是多少标号,发射井的盖子钢板有多厚这类的数据,但是仅仅通过卫星观察发射井的建造工序,多少也能有所估计的。那么从这一点来说B61-13的当量大概就能说明美国人对这些风力发电机坚固程度的推测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风力发电厂尚未开始联网发电,美国人那边就慢慢的开始为此增加投入了,从这一点来说,发电厂的任务已完成一半了。

  毕竟我们之前提到过,军备竞赛的重点就是迫使对手投入比你自己更多的成本来增强自己的军备,最后使它的经济难以支持如此高额的成本嘛。美国之前已经制定了一个未来十年投入一万亿美元的核武器更新计划,如今看来这个额度是打不住了,某一种意义上说这能算得上是个好消息。

  那么另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已经知道F-35和F-22已能很好的被东亚地区密集的反隐身雷达系统探测和跟踪,那么B-2和B-21是不是能够突破呢?B61-13有没有机会被扔到发电厂头上呢?

  近年来东亚地区大国对于反隐身技术的投入是巨大且持续的,其装备的高性能预警机、地面雷达数量都远超于北美防空司令部所能想象的程度。虽然B-21相比F-22、F-35等飞机在全向隐身性能上会有很大的提高,但如果同时有几十,甚至上百部高性能雷达从各个方向考验它的隐身性能又如何呢?

  对于俄罗斯来说或许这样的一个问题还只能归于未知,但是对于东亚某国来说这就不是大问题了,尽管目前大型战略隐身轰炸机可能还没有开发出来,但在该国隐身性能不输F-22的五代机都已经装备几百架的时代,开发一种能够模拟B-2或者B-21的无人机,或者靶机还是可完全做得到的。而另一方面来说,B-21的隐身技术据认为与美国的RQ-180无人机也基本属于同一代,这种飞机已经在东亚地区出现过了。因此对于东亚某国来说,对自身的反隐身雷达体系能不能抓住B-21,已经不是什么需要猜测的问题了。

  当然,目前的反隐身雷达系统还是要依靠大量密集部署的雷达才能做到,所以东亚某国目前还只能在本国周边地区具备很强的反隐身能力,未来要将这套系统扩展出去,还需要更加多、更大、更强的机动雷达平台,不论是大型战舰,预警机,还是太空中的卫星,要扩展出去一点点距离,都需要大得多的数量,因此也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且,在核战争条件下,必然会出现大量雷达平台被敌方核武器摧毁的问题,如果雷达密集度下降,那么这套反隐身系统的效能就会出现降低,那么B-21或许就会有机会。

  因此美国给B-21升级核弹当量,也并不是绝对没收获,就是迫使东亚某国必须部署更多的雷达系统,尽可能拓展自己的反隐身传感器密集区域。

  其实近年来随着东亚大国对于核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在这一方面的投资日益增加,已经不是B-21一种飞机能够有效平衡掉的了。除了反隐身,东亚大国目前在反导技术领域的进步也十分迅速,今年该国也进行了中段反导拦截试验。随着某型空天防御导弹系统部署数量的进一步提升和该国自己的对抗性演习水平的提高,该国的最强之盾已经能够防御自己的最强之矛,这反过来也促使他们要加快打造更强的矛。

  但如果我们看一下美国在最强之矛领域的发展,就会发现他们在这样的领域的进展情况实在是不能相提并论,最近美国陆军技术水平相当于东亚某国八年前公布的中远程导弹的LRHW导弹又一次试射被临时取消。

  所以对于美国人来说,核武器的当量其实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但……反正也不能处理问题,但拿36万吨的当量出来宣传宣传,这不是也有一定的效果吗?那行吧,反正老弹翻新也花不了太多钱,就这样吧!

  光明网评央美毕设作品被嘲垃圾堆,“为何专业要向非专业致歉”,大家怎么看?

上一篇:俄罗斯空天军路线年?现在还有救吗?

下一篇:【48812】公民空军建立71周年丨向“空天一体 攻防兼备”战略兵种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