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理】党史学习(五)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国家栋梁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起卢沟桥事故,中心向全国宣布通电:“平津危殆!华北危殆!中华民族危殆!只要全民族实施抗战,才是咱们的出路!”
日军在7月底占据北平缓天津,向华北地区扩展进攻,妄图以三个月时刻“”。
9月22日,中心通讯社宣布中心的宣言,23日,蒋介石宣布实际上供认合法位置的说话,国共两党从头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构成。
1937年8月,中心在陕北洛川城郊举行政治局扩展会议,会议通过《我国抗日救国十大纲要》和起草的宣扬煽动提纲《为发起全部力气争夺抗战成功而奋斗》,洛川会议标志着党的全面抗战道路的正式构成。
的《耐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通过战略防御、战略对峙、战略反扑三个阶段,体系阐明晰党的抗日耐久战略总方针。
1938年10月,日军占据广州、武汉后,无力再发起大规划的战略进攻,全民族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对峙阶段,在此阶段,我国肩负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首要职责。
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着两个联系中华民族命运的对立,一个是民族对立,联系到我国存亡的问题,一个是阶级对立,联系到能否将全民族抗战坚持到底并在战后建造新我国的问题。我国妥善处理这两种对立,即同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奋斗,又坚持和保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朝着正确方向开展。
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实施了精兵简政、统一领导、相拥爱民、“三三制”、减租减息等十大方针,对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稳固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1945年4月至6月,我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党的七大提出党的政治道路是:“甩手发起群众、强大公民力气,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公民,树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我国。”
党的七大建立思维为党的指导思维,是近代我国历史和公民革命奋斗开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思维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攫取抗日战争的最终成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成功勇敢奋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播送方式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
我国公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我国公民抵挡外敌侵略保持的时刻最长、尖端规划、献身最多的民族解放奋斗,也是第一次获得彻底成功的民族解放奋斗。
本文为汹涌号作者或组织在汹涌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组织观念,不代表汹涌新闻的观念或态度,汹涌新闻仅供给信息发布渠道。请求汹涌号请用电脑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