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长城文化经济带研究之二:长城是军事防御工程的概念再认识
我们讲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创建的伟大军事防御建筑,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了解长城,就要认识这道墙体及依托延绵墙体构建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是一个具有很大防御纵深的体系。我们讲长城保护,也不仅是保护长城的墙体,包括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关隘、城堡、烽燧等设施。
随着长城研究的普及和深入,许多研究者对长城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些定义虽然有差异,但较为一致地认为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其实,军事防御工程不止长城,而长城与其他军事防御工程有着两个本质区别:第一是长城建筑体量的长,这一点其他军事防御工程不能够比拟。第二是长城防御体系与其他军事防御工程相比具有较大的纵深。
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是连绵的墙体,由关隘、城堡、烽燧等与墙体按特定结构方式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防御体系。近现代学者中,侯仁之《在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中对长城的定义最接近长城的两大本质。他说:“长城是针对相对固定的作战对象,按照统一的战略,以人工筑城方式加强与改造既定战场,而形成的一种绵亘万里,点阵结合,纵深梯次的巨型坚固设防体系。”
结合前人的成果,我们不妨将其界定为:长城是中国古代由连续性墙体及配套的关隘、城堡、烽燧等构成体系的军事防御工程。
作为军事防御工程,长城本身就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长城防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相互联系而构成有机整体的特点。长城整体的防御功能,不等于各子系统在孤立状态下功能的总和。长城虽然是用一条有形的防御线将中原与草原社会分割开来,但数千座连通长城内外的关隘,又将农耕和游牧地区紧密地联系起来。
修建长城,毫无疑问是国家行为。国家政权借助修建起的长城,达到对农耕地区进行相对有效保卫、减少常驻军队和缩减军队经费的目的。通过长城来提高这一地区的防御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养兵太多养不起,养兵太少又起不到其应有的保卫作用这一问题。尽管修筑长城和派军驻守长城防线需要的经费不少,但与不修建长城仅派军队相比,以达到相同的防御效果论,修长城所需付出的代价相对小很多。
在大修长城的同时,朝廷又在长城区域实行了军屯。从事军屯的军户平时不脱离生产,依规定集中接受军事训练。通过军屯措施,国家可以用较少的经费来维持一个相对较大的常备军队,进一步缩减了国防开支。在宜耕宜牧地区修筑长城是统治政权以最小代价维护最大利益而采取的措施。
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价值,其防御所体现的是一种主动性。秦、赵、燕在占据了军事优势的情况下修筑长城,加上少数的驻军,防止北方游牧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是一种扬长避短的主动行为。在当时采用高墙来阻遏骑兵是极好的方式。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长城地区的冲突。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解决不了游牧势力随时随地有几率发生的抢掠。
此外,还要客观地认识到长城在一个朝代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换句话说,长城在一个王朝政权衰微时期的作用,与一个政权刚崛起处于兴旺时期的作用是不同。古今中外任何政权,不管强大还是弱小,都会考虑战略防御问题。当然,强大的政权还有对敌人发动战略进攻的选择,而衰弱的政权则只能以防御为主。
政权刚崛起的阶段和其强大的阶段,构建起来的长城防御体系,其实就是其对敌发动进攻的最好支持。这样的防御体系,起到的是一个基地的作用。通过进攻,可以有效缓解来自敌方的军事压力。面对敌人的进攻,长城防御体系又是确保防御有效的重要条件。此时期修建的长城,基于长城地区整体防御安排的考虑。
政权到了统治能力和经济能力都已经衰败的时期,国家根本没办法继续实施战略进攻,只能凭借长城这样的防御体系来阻挡敌方强大进攻。比如明末清初的山海关,就是这样的局面。到了吴三桂和李自成的山海关大战的时候,明朝皇帝已经吊死煤山,王朝已经彻底崩溃,再坚固的长城也已无意义。谈论山海关的防御作用,要看明初修建之后其在近250年间的作用。
王朝临近崩溃之时,长城最多仅是延缓已经走向衰亡的政权衰亡的速度,顺延其继续衰弱下去的时间而已。仅凭长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濒临崩溃的政权自身的问题,更不可能制造奇迹使其起死回生。这已经不是长城防御体系是不是有用的问题,就如同再好的医生,再好的医院面临一个濒死的老人也无力回天一样。
(此文摘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刊发《如何理解“长城文化经济带”之概念》,作者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教授)
上一篇:春心世界遗产 春心世界遗产简介
下一篇:毫不动摇地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