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出现重大变化前苏联成员国用上中国防空导弹眼光不错
在东欧局势也许会出现根本性转变之时,中亚地区似乎也悄然发生着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份量不轻的重大变化,一个显著信号就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最近公开亮相了从中国引进的KS-1C和FM-90两种防空导弹系统。
应该先夸一句乌兹别克斯坦人的眼光还挺不错,KS-1C是红旗-12的出口改进型,属于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射程约50公里,而FM-90是红旗-7B的出口型,射程8到15公里,规格上属于短程防空导弹。
以射程这个指标来看,国土不到45万平方公里的乌兹别克斯坦只要分别采购几个营,就足以组成有效的要地防空网,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机场和军事基地,性价比很高。
这两种防空导弹系统是2月21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视察国防工业局创新技术中心,评估军事和军民两用技术生产能力和发展状况时亮相的,从现场照片看与乌兹别克斯坦自研的轮式装甲车等装备一齐展出。一些外媒认为,这是表明乌兹别克斯坦已将KS-1C和FM-90整合进入本国军事系统中的表现,潜台词就是已形成战斗力。
乌兹别克斯坦公开展示自行研发和从中国引进的主战装备,大概能概括为两个方向的内容。首先就是乌兹别克斯坦试图逐步发展本国的国防工业规模和技术水平,这一点从米尔济约耶夫视察时,表示要通过开发新产品以及应用AI、机器人等先进的技术来增强国防工业的竞争力就可以看出来。同时米尔济约耶夫还要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私营公司参与到国防工业生产中,并建立专业的研发实验室来促进转型等等。
乌兹别克斯坦近年来在国防工业上还是颇有建树的,比如刚刚在阿布扎比举行的国际防务展(IDEX-2025)上,乌兹别克斯坦展出了本国研发生产的一百多种装备,其中6×6和8×8两种底盘的“狮子”轮式装甲车,以及“雷霆”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很引人关注。
而另一个方向,就是乌兹别克斯坦试图多元化武器供应渠道,特别是中国和土耳其,目前看来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军方最第一先考虑的供应国。
由于历史和后勤供应方面的原因,乌兹别克斯坦长期沿用苏式装备,养护、维修和升级得到了俄罗斯的帮助,当然乌兹别克斯坦也少不了与北约的交流,并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引进了部分装甲车、防雷反伏击车和通信、侦察设备等等,还从土耳其引进了TB-2无人机。
这些装备对乌兹别克斯坦的作用自然不可忽视,但相比起来防空系统还是要更敏感更重要一些,至少其部署地点就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地方在哪里。
采购中国产的防空导弹,除了多元化供应渠道的考量,就是对中国的信任程度要更高一些,直接彰显了乌兹别克斯坦官方对于和中国加深拓展合作的意向和诚意,当然中国可能同意技术转让,也是能打动这些在技术上有困难国家的重要一环。
再往大一些说,事实上不止乌兹别克斯坦一家,近年来中亚各国乃至高加索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相当紧密的关系。仅防务技术交易来看,哈萨克斯坦进口了KS-1A中程防空系统和WMZ-551装甲车;土库曼斯坦购买了中国的FD-2000也就是红旗-9防空导弹出口型,以及JY-27反隐形雷达;吉尔吉斯斯坦引进了部分轻武器和装甲车、迫击炮和无人机,有迹象显示用在了与塔吉克斯坦的边境冲突中;塔吉克斯坦则买了CS/VN3装甲车和部分轻武器。
此外,阿塞拜疆从中国购买了WM-80多管火箭炮系统和翼龙系列无人机,2020年纳卡冲突时据称曾有出现;亚美尼亚也有不少中国造武器装备,如翼龙-1无人机、AR-1A火箭炮、FN-6便携式防空导弹、JY-27反隐形雷达,以及其他通信、电子战设备等。
白俄罗斯就更多了,A300火箭炮和在A300基础上研发的“波罗乃兹”比俄罗斯的还香,还有FD-2000防空系统、YLC-8B机动式预警雷达、彩虹-4B无人机和“猛士”装甲车等等。如此相比,乌兹别克斯坦在与中国的防务合作方面,看起来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
所以这就是说重大的原因,大部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即使独立后,在国防方面也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很高,外界也通常将其视为“俄罗斯控制中亚”的信号,还进一步发挥,称俄罗斯很警惕其他几个国家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系,特别是中国。
这些人说得绘声绘色,不过还是危言耸听,中亚五国地处内陆,又都是崇山峻岭和沙漠戈壁,除了哈萨克斯坦还能靠里海的油气发展发展外,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自然在经济和军事方面依赖有渊源的俄罗斯,那么政治方面和莫斯科保持比较强的连接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说所谓“中国在中亚挖俄罗斯的墙角”,只能说俄罗斯这几年来无法向中亚各国提供安全协助,出口和养护装备都很勉强,这些国家也只能找产能丰富、技术发展更快的中国来公平交易,一个想买一个想卖,再正常不过的买卖,实在说不上有什么政治上的瓜葛,中国除了做生意、追求共同繁荣之外,也实在没有心思去针对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