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陟:蔚蓝之上守国安邦
在战争中,空袭与防空是一对矛盾。从一战到二战,空袭武器的一直在升级也迫使各国纷纷展开防空领域的竞赛。从二战后期纳粹德国“胎死腹中”的防空导弹雏形,到美、苏借其基础在上世纪50年代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各型防空导弹,如今,防空导弹已成为一国国防领域中最重要、也最彰显实力的一环。从这一点来说,李陟所从事的事业是伟大光辉的。二十多年中,他与防空事业为伴,继承着前辈们的事业和奋斗精神,精研防御技术,为我国防御装备及专业方面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和许许多多科研同仁们携手开创了防空事业新的篇章。
破茧于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土壤,中国的防空事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承担起这一重任的是如今的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踩着技术贫瘠的泥土,蝶变出中国三代防空导弹庞大而扎实的基础。
李陟作为第四代防空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身上有着前辈谨慎、谦逊的气质,也有着新一代继承者开拓、创新的思维。有别于前辈们蹒跚在资源、技术匮乏的年代,如今,李陟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丰富资源和信息全力追赶世界领先水平。在他身上,凝聚着中国第四代防空人的思虑与筹谋,而不变的是防空人一脉相承的对事业的忠诚。
李陟现在从事的事业与他孩童及青年时期的兴趣非常吻合。1961年,李陟出生于四川成都。1958年,从部队转业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成都,进入成都某航空工厂,从事航空仪表制造工作。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很小就喜欢组装收音机,他可以用几根导线、一只耳机做出一个矿石收音机,后来又组装更高级的半导体收音机。中学时,他自己动手用重量轻的木头做飞机航模,做好了就到空地上试飞,反复钻研怎样可以让航模飞得更高。他每年还到工厂中实习,这些兴趣和爱好造就了他勤于思考和钻研的优秀品质。
1978年,李陟到农村锻炼了一年,第二年他参加了高考。出于对无线电及航天的热爱,李陟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在这里,他度过了本科与硕士7年的时光。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专业攻读完博士学位后,李陟进入了我国防空事业的前沿阵地,揭开了自己工作的篇章,让他能够专心去热爱自己的热爱,而这种热度从未消褪,日有所长,最终成就了伟大而光辉的事业。人生看起来这么不经意,但实际却都是因为种种执著才会变得顺理成章。
参加工作不久后,李陟开始从事射频仿真系统的研制工作。李陟刚接触这项工作时,习惯性地调用他所学的理论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开始体会理论和工程之间的特殊联系。当时该项目的牵头人陈总师,从系统总体技术设计到各方面专业方面技术协调,从控制、电路到计算机、雷达,几乎无所不通。陈总师成了李陟的学习目标。李陟参与的项目要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屏蔽暗室。屏蔽暗室的作用旨在将室内空间与外界的电磁干扰完全隔离开,由此检测设备时才可以做到精细精准,同时不会将自身设备生产的信号泄露到外界去,暗室对金属壳体的屏蔽度要求极高。
此前国内采用的暗室建造方式是金属板焊接,这样的做法虽然能确保屏蔽度,但用在大跨度实验室建设中,经常使用加之重力沉降等因素会出现局部开裂等隐患,且一旦开裂又无法检测和修补。于是,单位领导决定请该领域一家技术先进的公司来负责屏蔽墙的建设,采用最先进的屏蔽板拼接工艺,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应力开裂等问题。
然而就在屏蔽墙施工阶段,该公司工程人员因故无法按期到位,屏蔽墙安装不得不停滞。单位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自主研究安装。但是屏蔽墙安装好后,经过多次测试和反复调整均无法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终究是请该公司人员处理。该公司技术工人一到,李陟便一步不离地跟在现场,观察他们的处理方法。他们的方法很简单:检测和堵漏,用接收器顺着墙缝滑动,信号强的地方就预示存在泄露情况,随后拆开,填充细如发丝的铜丝网,压紧铆钉后再从上到下砸一遍橡皮榔头,然后在接缝上贴上导电薄膜,问题就解决了。
简单的操作给了李陟很大的启发,那就是要灵活地运用物理概念,不能仅仅关注理论的推导,不能教条主义。此后一年的射频仿真系统调试期间,由于存在严重的信号串扰,使得整个调试工作陷入了僵局,工程陷入停顿。李陟主动请缨,用了两天时间,带着技术工程小组从早干到晚,成功解决了问题。从此,以清晰物理概念指导下的灵活工程处理方法,成为李陟今后处理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而这种细心、严谨态度愈发让他身上的航天人气质得到彰显,在与岁月的融合中,逐渐浇筑了他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