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弹性防御战术的起源:回顾1918年协约国军队防御作战理论发展
到1918年,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已经持续了近4年之久,由于火炮和机枪的大量运用,防御慢慢的变成了一种较强的作战方式,在各条战线上都在构筑密集的堑壕防御阵地体系,旧有的进攻战术很难迅速突破这种防御体系,结果战役演变为正面的消耗战。这种消耗战代价极其高昂,而且战果极其有限,典型的例子就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由于进攻战术发展的停滞,防御战术也没发生太大的改变,大都采用“硬性防御战术”,即将大部分兵力部署于一线阵地,实施顽强的防御,尽管在后方也构筑了二线甚至三线 阵地,但是并不作为主要的战斗地域,也很少在这些阵地部署军队,仅仅是作为预备阵地而存在。随着1918年德军采取了新的进攻战术,在每次进攻中基本都能取得战术突破,传统的“硬性防御战术”已经不能适应作战的需要,协约国军队开始尝试使用新的防御战术来阻止德军的突破,即纵深弹性防御战术。
所谓硬性防御战术,顾名思义就是缺乏弹性的防御方式,一般来说第一道防御阵地都是最坚固的,因此一般将军队主力部署在坚固的第一道阵地遂行主要的防御作战,第二道防御阵地往往来不及构筑的像第一阵地那样坚固和完善,不适宜作为“抵抗阵地“。1918年以前,包括 德军在内的绝大部分军队都是采取的这种防御战术,军队主力将在第一阵地尽可能的进行抵抗,阻止进攻部队取得战术突破,同时也为后方第二甚至第三阵地的构筑争取时间,然后退守第二阵地继续实施抵抗,这样就使得进攻一方一直被迫进行正面的强攻,从而遭到重大损失。
这种战术在初期依旧很有效的,坚固的防御体系使进攻一方很难达成突破,但是随着重点突破进攻方式的出现,进攻一方往往会在突破方向上集中绝对的兵力兵器优势,尤其是大量炮兵的集中,包括威力强大的重型和超重型火炮的使用,使得进攻一方能够直接进行毁灭性的炮火准备,对靠近前沿的第一阵地实施高强度的炮击。由于第一防御阵地的全纵深几乎全部处于敌方的炮兵打击范围以内,因此即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也难以承受高强度的炮火打击,从防御部队遭受严重的损失,失去顽强抵抗的能力。在长时间猛烈的炮击中,守军的士气极易变得很低落,甚至产生厌战情绪。
德军于1918年采取了一种新的进攻战术,一般称作“突击群战术“或者渗透战术,即放弃了原来的大规模步兵突击方式,那样极易遭受敌方火炮和机枪的集中打击,改组件小规模的步兵突击群(长叫风暴突击队),这种突击群加强有大量的轻型火炮和机枪,还有专门对付堑壕的武器,如迫击炮、火焰喷射器等,具备较强的突击火力,还能够随时呼叫后方的远程炮兵支援。这些步兵突击群在炮兵徐进弹幕的掩护下迅速发起突击,肃清藏在掩体中正躲避炮击的守军,然后向继续向后方挺进,摧毁敌军的炮兵阵地、指挥部等目标。对于一时难以攻下的坚固支撑点则一般选择绕过,交给后方的大部队解决。
相比于步兵进攻战术,更重要的是对炮兵的使用,德军一般在会突破方向上集中2倍以上的炮兵优势,保证在完全压制守军炮兵阵地的前提下 ,还能对步兵掩体、野战指挥部、后勤基地实施打击,德军要求必须完全压制住防御一方的炮兵和机枪火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步兵突击的安全,防止以往的大量伤亡。为了取得良好的压制效果,德军炮兵大量使用化学炮弹,这将使守军在一段时间内失去反击的能力。
1918年协约国军队在几次防御作战中的经验表明,硬性防御战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战争模式,德军炮兵可以完全压制第一防御阵地的整个战术纵深,使守军的抵抗能力遭到极大的削弱,因此导致防线被德军迅速突破。一旦防线日即可达成战术突破),德军步兵便会进行大胆的穿插作战,使协约国军队无法坚守第二阵地,战略预备队也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赶到前线,因此德军将获得战役自由,重现运动战的形式。
协约国军队提出了一种新的防御战术,即纵深弹性防御战术,其核心就是放弃将第一阵地作为主要的“抵抗阵地“,而将主阵地设置在德军炮兵打击范围之外的第二防御阵地,在第一阵地仅部署少量部队实施警戒。这样当德军实施进攻时,其大规模的炮击都是瞄准着几乎空无一人的第一防御阵地,而第二阵地的火力配置则完好无损。德军发起突击后,确实可以很轻松的占领第一阵地,但是当前进到第二阵地时将遭到保存完好的守军火力的打击,此时德军的战斗队形必然已经混乱,而且超出了德军炮兵的掩护范围,很难正面突破几乎毫无受损的第二阵地。而变更部署炮兵和重新组织步兵进攻都不可避免的导致进攻出现停顿,这为守军战略预备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德军的进攻将失去效力,无法迅速取得战役自由,打德军喜欢的运动战。
总的来说,纵深弹性防御战术是对付任何突破战术的有效防御方式,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避免了阵地和守军遭到敌军优势炮兵的空前破坏,在更加有助于防守一方的第二阵地进行决战。这种防御战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依旧盛行,只不过由于二战中坦克代替步兵成为了突破的主力,为了应付坦克部队的高速突击,第二阵地构筑的更靠后方而已,由一战中距离前沿阵地6-7公里增加到15-20公里,但是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德军在二战后期的东线战场就普遍采用这种纵深弹性防御战术,只不过德军将第二阵地称作“大规模作战线“,也就是之前我们说的”抵抗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