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600枚挡不住1枚苦心经营的日本反导系统和超高速导弹的较量

发布时间: 2024-02-27     信息来源: 信息公开

  1993年12月,日本与美国就开始谈判联合研发导弹防御系统。1998年从舞水端里导弹试验基地向东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第一级残骸落入日本海,第二级和第三级残骸飞越日本岛,日本立即决定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2003年,美国为了分摊研制反导系统天价费用,强烈要求日本加入美国的反弹道导弹研制项目,日本自然无比的欢迎,并利用谈判争取到由日本研制一些次要分系统。计划在2014年实现高低两层战区拦截射程3500千米以下弹道导弹的能力,经过二十年经营,日本先建立起了“爱国者”-3防空导弹陆基反导系统,负责在大气层内拦截弹道导弹,从2007年首次入间基地配备第1套到2015年在千岁基地部署最后一套,完成了全境部署计划。

  这些“爱国者”-3防空导弹分别部署在关东地区,习志野分屯基地、武山分屯基地霞浦分屯基地,入间基地,九州地区、芦屋基地、筑城基地,高良台分屯基地、北海道、千岁基地、中部地区、飨庭野分电基地、岐阜基地、白山分屯基地、岐阜基地、冲绳、那霸基地、知念分屯基地、东北地区、车力分屯基地、浜松基地,共有17个高射部队配备“爱国者”-3系统,每个高射部队2套,共34套,每个火力单元由1部ANMPQ65相控阵雷达、1个AN/MSQ104控制站和6~8辆导弹发射装置组成,每辆发射装置带有16联装倾斜发射箱,AN/MPQ-65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为170千米,可跟踪100个目标,并制导9枚导弹进行拦截,导弹是一种动能碰撞式末段拦截武器,采用Ka波段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导引头+惯性制导+指令修正制导,精度为0.1~0.15米,最大速度6马赫,伤概率80%,

  日本的反弹道导弹分为三个层次,主推段预警由美国DSP和SBIRS系列导弹预警卫星负责,中段预警由美国的X波段雷达负责,末端由宙斯盾驱逐舰和ANMPQ65相控阵雷达负责,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目标识别跟踪和落点预报之类的核心信息源自目前完全掌握在美国人手里,日本对此是耿耿于怀的,一直企图建立自己的三层预警体系,1998年以前,日本只能靠美国侦察卫星侦察关注地区,1998年开发IGS系列卫星,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不过IGS系列卫星是侦察卫星,不能实时导弹预警,2020年,日本发射的ALOS-3试验卫星安装了“双波长红外线传感器,可清晰地捕捉导弹发动机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探测森林火险的名义进行研究,预计数年后就会发射自己的导弹预警卫星。

  在第二层预警体系上,日本E-767和E-2C/D预警机并不具备弹道导弹预警能力,陆基有7部J/FPS-3型S和L双波段雷达、4部J/FPS-5型L和S波段雷达、17部J/FPS-7型雷达的28个固定雷达站与12个机动式雷达,J/FPS-3雷达主要探测与跟踪650千米外的高空目标和近程低空目标,为了反导进行了升级改进,增加了弹道导弹预警功能,,J/FPS-5是日本自己开发的防空雷达,有探测弹道导弹能力,部署在、佐渡、鹿儿岛、座岳4个地区,探测距离达1200千米,可以覆盖朝鲜全境,俄罗斯东南部以及中国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战时可对这些方向的来袭导弹进行早期预警,2017年,日本用1757亿日元购买了2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LMSSR地基中段探测雷达,部署在秋田县和山口县,负责对1000千米的导弹飞行中段目标精确跟踪、目标识别、拦截制导与毁伤评估,探测距离是宙斯盾驱逐舰的2倍,足以防护日本全境。

  反导作战从探测导弹发射到确认来袭导弹详情信息到获取作战授权发射中段拦截弹只有90秒,如果超过这一段时间就丧失时间窗口,只能进行末端拦截了。只能拦截距离20千米,高度15千米的弹道导弹,在拦截弹道导弹时会把弹头高速撞击成粉尘,散布在数十千米的地面上,如果弹道导弹是常规装药倒不是问题,但如果弹道导弹是核生化战斗部就会造成大面积污染,拦截效果很让人怀疑,只能作为最后的辅助反导武器。美军的模拟推演和实弹测试都证明,中段拦截成功率更高,也不容易造成污染,中段拦截则以海基“宙斯盾“系统在大气层外进行中段拦截为主,

  日本海军历史上一直是日本的护身符,二战中庞大的联合舰队曾经是世界上第三大海军,二战后很快恢复成日本海上自卫队,作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辅助力量,冷战时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没有独立作战能力,只是来执行反潜、护航和扫雷,配合美国航母战斗群和围堵苏联和中国的任务,但亚洲国家中是装备最好、技术水平最高的海上作战力量,人员素质也有很高的水准,日本海上自卫队发明的“八·八”舰队主要以1000海里的反潜护航为主要任务,日本海上自卫队地方队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则承担近海防御以保证“八·八”舰队可全力投入到远海护航,“八·八”舰队最初以反潜为主要任务,又有美国航母和日本陆基战斗机的空中掩护,空中威胁程度不高,

  所以“八·八”舰队主要以“海麻雀”点防空导弹系统作为单舰自卫点防空武器,只有2艘防空导弹驱逐舰使用射程只有37千米的“标准”SM-IMR中程防空导弹,而且一次只能发射2发,还不如美国安装一部“标准”SM-2MR导弹发射架的“佩里”级护卫舰,基本不具备应付“饱和攻击”的能力,防空范围不到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十分之一,无法脱离陆基战斗机保护独立作战,不过这个缺陷在冷战时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从苏联起飞的轰炸机要突破日本列岛上的战斗机拦截才能到达太平洋攻击“八·八”舰队,这时“八·八”舰队会得到美国航母的支援,使得日本“八·八”舰队的海上防空压力非常小,对提高防空能力的要求并不迫切。但随着中国海、空军不断壮大,“八·八”舰队面临的防空压力慢慢的变大,为了更好的提高舰队在高强度攻击下的生存能力,日本只能研制加强了防空能力的水面舰艇。

  日本“村雨”首先采用了先进的16单元MK48垂直发射系统,新一代的“高波”级驱逐舰都采用了通用性更好的32单元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单舰点防空作战能力达到了中国054A护卫舰水平,不过“村雨“和“高波”级都只可以使用“海麻雀”防空导弹,为了加强区域防空作战,日本建造了4艘装有“宙斯盾”防空系统和90单元垂直发射系统的“金刚”级驱逐舰,四支“八八”舰队各配置一艘,“金刚“级驱逐舰发射“标准”SM-2ER导弹,可对付73千米以内的14~16个空中目标,其他“高波”级驱逐舰还有88~168枚“海麻雀”导弹,大幅度的提升“八八”舰队整体防空战斗力,不过“八八”舰队只有一艘“宙斯盾”驱逐舰,区域防空火力不到美国航母战斗群四分之一,而且“标准”SM-2ER防空导弹作战范围只有中空100千米,低空40千米,对手只需要用4架战斗轰炸机各带4枚射程120公里的鹰击反舰导弹就足以饱和“宙斯盾”系统,使“八八”舰队毫无还有之力。

  “八八”舰队受此限制,远洋作战没办法摆脱空中掩护,日本开始把4艘“金刚”级驱逐舰和2艘“爱宕“级驱逐舰改作海基预警系统,2007年,在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支持下,安装有美国AN/SPY-1D型相控阵雷达的”金刚”号驱逐舰首次试射“标准”-3反导拦截弹,成功拦截了射程3000千米以内的模拟弹道导弹,2010年底,日本对“金刚“号。“鸟海”号、“妙高”号、“雾岛“号、“爱宕”号、“足柄“号宙斯盾驱逐舰都进行改装,将“宙斯盾”系统“升级为具备反弹道导弹能力的基线”版本,

  并将雷达升级为SPY-ID(V)1,使其可以发射射程800千米,射高500千米的“标准”-3Block1A反导拦截弹,只需部署3艘就可以防御日本全境,到2019年8月,美国向日本出售日本防卫省和美国导弹防御局斥资20亿美元共同研制的73枚射程1200千米,射高600千米的“标准”-3Block1B反导拦截弹,能够拦截射程达5500千米以内的弹道导弹,仅需1艘即可有效防御整个日本,到2020年,日本拥有8艘配备“标准-3系统的宙斯盾驱逐舰,每艘舰分别装备9枚反导拦截弹,可以分批轮换执勤

  日本依靠曾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实力以及美国的帮助下成为了事实上的军事强国,并正逐步建立一支攻击性的作战力量,问题是无论是北海道还是冲绳岛,完全在弹道导弹覆盖之下,所以日本比美国更迫切地需要导弹防御系统。

  但这些日本辛苦耗费巨资打造的反导系统在高超声速滑翔导弹惊艳亮相后都成了废物,美俄两国的试验均无法突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有效控制难题,只要发生剧烈机动弹头就会失控或被烧蚀解体,全球第一种陆基第三代战役战术导弹,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用化的高超声速武器,2000公里的射程能代替中程弹道导弹来突破日本逐渐建立的导弹防御体系,高超声速滑翔导弹在助推段升空的数分钟内,可以触发美国的天基预警,日本的陆基雷达也可以稳定跟踪,还有10余分钟的反应时间,

  但与助推段分离后就开始在在重力的作用下重返临近空间,利用自身操控翼面产生的“激波浮力”以超过5马赫极高速飞行,大部分时间飞行都在雷达水平线以下里,高速弹头与空气剧烈摩擦,会让周边空气分子形成离解和电离效应,形成厚度不均的吸收电磁波的“等离子鞘”,使自己隐蔽在阻碍电磁波通过的等离子云中,其水漂式飞行和大幅水平可控机动让日本的反导系统完全没有办法预判其弹道,如果说弹道导弹日本现有的两种拦截武器还能拦得住几枚的话,高超声速滑翔导弹则一枚也拦不住,在拦截高超声速滑翔导弹的武器问题上,美国还没什么好办法,美国导弹防御局就想先建立中,低轨道天基传感器网络来实现对高超声速滑翔导弹的全程跟踪,再研发新一代拦截导弹,但问题是这套系统太贵,还处于概念研究阶段,

  正如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海顿所言“如果看不到它,就干不掉它”,他们似乎并没有考虑到买了大量600多发美国反导导弹的日本的感受,日本想引进美国新一代拦截导弹估计还得再加多几个零和等上好多年了,

上一篇:英国记者拍摄乌军作战高清阵地照片被泄密为俄军提供打击坐标

下一篇:黄海夜战演习:荫蔽雷达大战电磁搅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