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汤羽扬: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实施路径

发布时间: 2023-12-18     信息来源: 信息公开

  一般我们在平面图上很难体会到这个关系。我很喜欢这张照片,这是摄影师董旭明老师拍的。他在北京延庆区九眼楼长城上拍到的北京城,即我们大家可以在长城看到整个北京城,感受到北京的长城和北京的城市是关系非常密切的,这张照片特别能够展现这个特征。

  回到新版《北京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发布,我们比较一下会看到,2021年新版《北京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老版有非常大的不同,新版包括了长城。北京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的对象在这里说的非常明确,其对象涵盖北京市的全部行政区域,包括老城、三山五园地区,还有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这三带在前一版的保护条例里面是没有的。

  对这些保护对象,《保护条例》也明确了保护要求,即以连线、成片方式对保护对象实施整体保护,对保护对象周边传统风貌、空间环境的建筑高度和建筑形态、景观视廊、生态景观以及其他相关要素实施管控。这里充足表现不是点的保护,而是片的保护、线的保护、面的保护。长城虽然是条线,但是在长城文化带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里,就是一个面。

  中国长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修建,横跨中国版图东西,记录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下面这张图是历代中国境内的长城分布示意图,能够正常的看到,从东到西,整个中国版图都有长城分布,在新疆更多的是以点式的烽燧为代表,在另外的地方可以看到红、蓝、绿的层层线条,可以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农牧交错区防御线的摆动。

  中国长城总体长度21196.18公里,其中明代长城距离我们的时间最近,长度大概8851.8公里。这些长城遗存包括了墙体、烽火台、城堡等,遗存点统计下来总体有4万余处,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北京的长城在中国长城的总体数量级上占比并不是最高的,北京辖区内长城总长度大概520.77公里,占比2.5%;北京明代长城长度大概是474公里,在明代长城中占比5.4%,北京的长城资源包括城墙、烽火台、城堡,有2409处,分布在北部6个区,42个乡镇。我们也统计了一下,按照现在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看,范围内大概有700多个村庄,这个区域还是非常大的,大概占到北京整个市域范围的四分之一。所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里面,将长城文化带,将长城整个区域划到保护对象里,是非常正确的事。

  北京长城形成了北部、西北部和东部半包围的势态,在北京市的这张图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学界称为的“北平湾”被包围的地貌形势。借助于南北向的太行山,还有东西向的燕山,形成了一个半围合的区域,北京城市的选址和燕山、太行山、永定河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往北看是高原,往东看是渤海,往南看是华北平原,北京历史上是处于农牧交错的边缘地带。

  下面这张图更可以清楚地看到山势的高低,中间这根黑线是长城,形状似“几”字分布。在北京城几乎正北的位置分成了三支,分界区称北京结,也是经常说的箭扣长城区域。三支长城墙体最里面这一道墙体到十三陵,一直到八达岭;中间这一道属宣府镇,为南山线,是延庆小盆地的南缘;往北去的这一道是宣府东路线,一直到宣化府,到张家口去了。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北京整个北部都是有长城包围着的。

  虽然北京长城的长度并不是15个省市中最长的,但因为拱卫都城,在中国长城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地位。如果我们把长城看成一本书,那么北京的长城就是中国长城文化史卷里的一个重点篇章。长城是一个超大型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北京的长城因为拱卫京城,所以是大型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精华区段。如果按照敌台之间的距离来考量,可以发现在密云一线,特别是古北口周边的敌台是明代长城中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貌下,我们可称其为“燕太屏”自然-长城型人地互动的文化景观区。长城还有一个特殊的价值,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坚韧不拔抗日史实的见证地。在长城沿线,比如卢沟桥,还有平北、平西多处抗战根据地,都与长城分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长城最重要的价值还体现在具有非常强的现代国际影响力,可称为国家的金名片。

  这有一些历史图,特别是左边这张图,表现的是关沟,从南到北四十里关沟,分布有南口城到岔道城的多道防线。最近在居庸关以北的上关城维修过程中进行了考古,非常有意思地发现,上关城的墙体与烽火台并不是同时建造的,下面较低位置的砖石长城墙体可能建造时间稍晚,高处没有包砖的石砌墙体和烽火台可能建造稍早。在上面石砌烽火台上还发现了台顶上下凹的铺房遗址。

  首先了解一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对长城保护发展的要求和愿景。2019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0年10月,《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同时提出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1月,也就是在今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至此形成了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大格局,覆盖了中国版图的很大部分,这些大型的、线性的遗产整体形成了国家文化公园的体系。

  很多人在问,国家文化公园和国家公园是不是一样的?其实是有区别的,国家文化公园不等同于国家公园。目前我国的国家公园是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但国家文化公园不仅仅是自然保护地,它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也不一样,与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包括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名村名镇,还有传统村落等等,这样历史区域的整体性保护模式也有差别。国家文化公园的要点在于国家的属性、文化的内涵、区域性空间、公园的形式。很多人问国家文化公园是不是都需要用围墙围起来?肯定不是的。公园是它的一个表达形式,国家文化公园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开放空间,空间是公共文化的载体。它是开放的、具有文化意义空间,它强调的是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文化传播力。这应当是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特征。

  2021年10月,国家公布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这是从国家层面的总体布局。习在视察嘉峪关的时候,提到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和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还提到,“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存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对长城,需要提到文化精神、民族自信的高度来认识。

  在国家层面,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提出了总体的布局,它的要点是核心点段支撑,长城很长,两万多公里,其中有一些非常重要和有代表性的区段,比如说,明代长城,比如说北京南口——居庸关——八达岭的关沟区域,应当是建设保护的重要着力点;线性廊道牵引。线性廊道是什么?线性廊道应当是以长城为主题的、文化的连续区域,或是与长城密切相关的多级道路连通的风景道;还有区域连片整合,区域连片整合是除了长城本体之外,周边区域各类资源的整合联动;形象整体展示,即是突出长城文化精神,长城的总体形象,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工作。

  在规划中特别提出了“1带、18段、26区、多点”的总体空间格局。在国家层面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明确了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点位布局,明确了五大基础工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021年12月,北京印发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这里面首先明确了目标和定位。在整体形象定位方面,北京首先定位为中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先行区,这是因为北京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之前就已经启动了长城文化带的建设工作,开始每年推进长城文化带折子工程;第二是服务首都及国家对外开放的文化金名片。前面已经提到了“说中国必提长城,说长城必提八达岭”的俗语,中国长城、八达岭长城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八达岭长城自开放至今已经接待了几百位世界各国的元首,也有各个国家的人慕名来到中国看长城,北京的长城是国家的文化金名片。

  在建设保护目标方面,北京希望能够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一处可以漫步长城史卷的历史文化景观示范区,同时强调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即应当是文化、生态、生活共融发展的典范区。这即是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整体形象定位以及建设保护目标。

  从高空来看,长城是一条带,将整个北京北部山区串联起来,所以在空间布局上我们强调了这条线,即长城本体;还有五个区,这五个区也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长城防御重点区域,为平谷的一脚跨天津、河北、北京的三省交界区,明代称马兰路,包括将军关、黄松峪,是北京东部的一个组团。向西,即是非常有名的古北口路组团。另外就是黄花路,所谓黄花路是早期的军政称呼,为现在的怀柔和延庆交界的长城区域;另外就是居庸路;还有就是门头沟的沿河城。很多人在问沿河城?门头沟也有长城吗?到门头沟可能看不到连续长城墙体,但是它有连续相望的烽火台,称为沿字号敌台,还有保存非常完整的沿河城城堡。

  在一线五区之外还有很多的点,这些点包括国家长城资源确认的长城相关遗存城堡,国家长城资源调查登记在册的北京长城城堡共140多处,还包括传统的村落、自然景区,共同构成了长城沿线的多点。对于“一线五区多点”,我们的策略是保护线,长城是我们要保护的重点线;整合区,这个区不仅有长城,还包括很多其他资源,需要形成合力;另外是做亮点,希望带动周边各类特色资源。这是一个大的策略,期望在总体上能够实现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区域协调发展,还有当代中华文化强国精神的弘扬。另外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够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提供可推广的“北京经验”。

  按照这个大策略细化,有“1+5+9+20”的布局,“1”是长城的管控区,长城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需要按照文物要求保护管理;“5”就是上面说的5个重点区,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要求,重点区中设有主题展示区、核心展示带及特色展示点,整个加起来大概有几十处。另外还有9个文旅融合区。我们调查发现,长城沿线不仅仅有长城,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如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地等,也有其他类型的文旅融合区。另外是20个传统利用区,以保存较好的长城城堡和周边其他资源为主的区域。由此,在总体格局基础上细化形成了“1+5+9+20”的布局。

  五大关键领域基础工程是什么?我们谈国家文化公园,要谈实施路径,所有的这些区、线、点最终都要通过项目整合起来。在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中提出了100个项目,这100个项目已经陆续启动实施。其中包括国家层面标志性的项目3项,北京市层面标志性的项目25项,一般项目72项。这些项目涉及到保护类、研究类、环境整治配套类、文旅融合类和数字在线类,这五大项目类型也是国家文化公园的总体要求。在100个项目基础上,针对“十四五”提炼出了24项,形成北京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近期将逐一落实。

  目前,有些项目已经启动实施了,主要以国家级的3个标志性项目为主。一个是箭扣长城修缮保护项目。箭扣长城修缮保护项目已经进行了四期,去年挂牌“长城修复实践基地”。这个项目今年还在继续推进,转向更为精细化的研究性修缮项目。我们这两年也在做3年来北京长城抢险工程的后评估,以便今后做出调整,更好的保护长城遗存。第二个是八达岭的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这个项目已经完成国际招标,近期将评选出优秀方案,继续向实施层面推进。另外还有一项这几年已经持续开展的“北京长城文化系列节庆活动”。还有一个任务在探索中,即300公里的“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建设。

  总体看国家层面标志性项目推进情况较好。比如,箭扣长城的修缮工作,最近媒体报道了很多。今年大庄科长城率先启动了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的前期考古非常有意思,因为需要维修的4号敌台位于一处很陡长城墙体和一个较缓长城墙体的结合处,被塌落土掩埋严重,考古发掘第一次发现了切削山体完成的敌台地基。这项研究性修缮工作也引入了多专业的合作。比如说,全程的数字化跟踪与遗产变化记录,通过不同时段的三维激光扫描跟踪记录每一次干预产生的变化,同时设置了三个监测探头实施监测,还通过人员每天巡视打卡记录工程带来的变化等。

  北京长城文化节庆活动已经举办了3年。长城文化节活动不单单是一场舞台节目,也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在一个时间段之内的多区共同参与的活动集合,包括学术交流、舞台表演、服装秀场,以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最美长城守护人揭晓等丰富的内容。北京市也在考虑能不能将“北京长城文化节系列活动”升级为国家级别的长城文化系列节庆活动。

  还有一个是媒体和国际遗产保护组织比较关注的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这个项目的前期研究大概有一年,相关建设方案策划的评估报告已经上交国际遗产保护组织,这也是我国履行世界遗产缔约国责任的实际行动。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大致计划是将既有的中国长城博物馆以及周边几处建筑,如已经闲置的金源隆酒店建筑,进行整合利用,形成一处新的中国长城博物馆。八达岭的中国长城博物馆是唯一一处以“中国”冠名的长城专题博物馆。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经过了多次的研究,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领导小组审查前期项目计划报告时提出了六条要求:“精心展陈、科学规划、加强保护、优化设计、深化研究、做好保障”。目前项目的国际设计招标已经完成,方案很快会揭晓。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的建筑面积并不大,不到2万平方米,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也在思考“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如何建设。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里提出北京要建300公里的“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这个风景道我们做了一点前期的研究,北京有一个特点,城中心区向北的道路和高速路大多都是放射穿过北部,如果将一些东西向的道路串接连接,再连接现有各类景区的园路、山区自行车道、村道,整合后是可以形成一个更广阔的,连接更便利并设有休息点,能够突出长城文化的多级道路网络。“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应当是复合型的路网,包括快速的一级路、串接的二级路、自行车或徒步的其他路,这样的线路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可以享受北部自然景观和长城文化景观的宜人环境。

  一是长城墙体的险情段落非常多,大家普遍反映能够对公众开放的长城点段落很少,今后如何有序实现一定比例的长城开放,如何展现真实感人的长城文化故事,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二是部门之间,各个景区之间,还有在地的居住者和运营机构之间等,各自承担的责任、工作边界、协调机制尚不清晰,迫切需要建立起来;

  三是社会力量如何参与,这些年北京已经开始了很好的尝试,比如腾讯基金会、文物基金会投入资金参与箭扣长城修缮保护工程。我们这次做的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也是香港一家基金捐助的。多年来也有一些社会力量参与到长城保护和宣传的工作,但是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是建设资金的渠道还不顺畅。长城沿线基层领导很困惑地说,我们希望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我们也非常支持,但是经费从哪儿来又如何申请都不落地。在疫情防控阶段,特别需要考虑各类资金的投入如何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实施。同时需要考虑如何能够多渠道吸纳资金。这些都需要详细研究和多方整合。

  我们也正在开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实施路径研究的课题研究。首先在理念和范式方面,希望可以在遗产价值阐释、区域自然与文化生态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方面有一个深入的研究。第二希望在制度、机制方面能有问题研判和成功经验的总结,以促进相关政策、制度、标准的建设。第三是希望提供项目决策的路径,已经确定的项目在落地实施时,还要进一步再进行分析选择,对基础性项目、标志性项目、探索性项目的推进途径还需再做深入的工作。此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鼓励社会多方的共同参与,文化是大家的事,文化公园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不是哪一家的事,而是大家的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

  针对问题研判,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了四个板块,现在正在做更深一步的工作,但“理念范式为基础,制度机制为保障,项目决策为支撑,多方参与为手段”的研究思路已经明确。我们大家都希望结合项目推进不断完善,摸索经验,真正形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北京经验”,为后续各项建设的推进及预定目标的实现,为长城沿线各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上一篇:《空天猎》在国庆中实时票房逆袭李晨现场哭成泪人

下一篇:紫禁城完工3个月就遭到了雷击烧毁了三座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