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2地空导弹:强弓长箭射天狼

发布时间: 2024-08-28     信息来源: 小九体育直播苹果手机下载

  在今年盛大的国庆阅兵式中,“红旗”系列的多型导弹集体亮相。看着这些导弹威武的身形,无数国人为之欢呼雀跃,为之热血沸腾。

  自豪之余,也让人不由想起红旗-2地空导弹(下文简称“红旗-2”)。作为我国研制的首款地空导弹,红旗-2及其改进型的相继问世标志着我国的防空导弹已经由单纯的仿制走上自行研制的道路。50多年后,我们回望来路显而易见,正是因为有了红旗-2的成功研制与不断改型,此后一系列新型防空导弹的研制才有了坚实的技术与人才基础,我国的万里长空才有了不断刷新与升级的钢铁屏障,得以保持和平与安宁。

  如今,“红旗”系列的防空导弹已经涵盖了中远程、中高空到近程超低空的火力范围,形成了“红旗漫天”之势,成为中国防空力量的中流砥柱。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有一架硕大的飞机残骸,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军击落的U-2高空侦察机。残骸的旁边有标牌,标牌上有文字说明,提示参观者这架飞机残骸是由4架U-2高空侦察机残骸拼起来的。

  在U-2高空侦察机残骸不远的地方,静静地矗立着红旗-2。作为曾经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强弓”,此时的红旗-2通体已被刷成银白色,若不留心,很难在诸多展品之间发现它。但是,走近细看,就会发现它仍就保持着一种凌厉之势,犹如时刻就会腾空而起。

  如今,作为功勋兵器之一的红旗-2更像一个功成身退的老兵,精神矍铄却悄然无声。如果人们不去细细探问,很难知道它也曾经一飞冲天、建功苍穹。

  红旗-2的前身是红旗-1,而红旗-1则是苏联S-75地空导弹的仿制产品。

  作为苏联第一代实用化的防空导弹系统,S-75地空导弹由拉沃契金设计局和“金刚石”中央设计局联合研制,最初目的是为了防范携带核弹的美英战略轰炸机对苏联主要城市实施核打击。

  从研制时间上看,这型导弹从1953年11月开始研制到1957年12月通过技术验收,前后用了4年多时间。若不是苏联前期研制的S-25防空导弹系统为其提供了大量铺垫与经验教训,S-75地空导弹的研制时间可能还会更长。

  从研发的背景到初衷,从研发所用时间到研发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S-75地空导弹系统当时都属于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高端兵器。

  此后的战绩也证实了这型防空导弹的性能与威力。从1958年起装备苏联国土防空军后,1960年5月苏军就用它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击落U-2高空侦察机。

  而研制红旗-2则是要在这样的高起点上再进一步,通过自主研发,赋予红旗-1先前所不具有的抗干扰等多种能力。

  当时,在我英勇的防空部队官兵接连击落美蒋U-2高空侦察机之后,对手采用了新改进的机载电子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在飞机被导弹锁定后指令干扰机自动发射干扰信号,成功躲开导弹攻击。

  如何使地空导弹重获高空摧毁U-2侦察机的能力?成了当时摆在我国导弹研发人员面前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不用去赘述研发红旗-2时我国研发人员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只要明白一点:研制红旗-2,是要对红旗-1和S-75地空导弹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加以改进,就不难得知其难度。

  以解决导弹抗干扰问题为例,研究人员夜以继日地分析试验。针对敌机预警系统发出的干扰信号比线个微秒的特点,他们设计出一个“去伪存真”的电路,这个电路能滤掉干扰信号,留下真正的敌机信号。随即,该电路被成功加入红旗-2武器系统中。而像这样的问题,在研发红旗-2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在性能上做了21项改进。

  从1965年开始研制,到1967年6月定型。两年多时间里,我国技术人员完成了一次大考。自主研制的红旗-2不仅继承了红旗-1射程远、拦截空域大、杀伤威力强的优点,而且大幅度的提升了抗干扰能力,综合性能得到很大提升。

  回看过去那段历史,人们细心分析就会对先辈们更充满敬意。1958年我国引进了5套S-75地空导弹和62枚导弹。1959年10月7日,地导2营就首开纪录,击落窜犯的敌RB-57D高空侦察机。至1965年1月,防空部队的官兵先后4次击落入侵的U-2高空侦察机及数架无人驾驶飞机。从列装到形成战斗力,时间之短让世界震惊!

  如此机智英勇、战力惊人的部队官兵,换装红旗-2后能否再立功勋、续写传奇?这既是对英雄的防空部队官兵的挑战,也是对红旗-2真实战力的检验。

  与红旗-1相比,红旗-2增加了燃料舱容量,加大了前翼面积,增加了射高与射程,还有针对性地加装了“28号反干扰电路”。作为一种用液体燃料提供动力的导弹,它的最大射程达到35公里,最大射高为27公里,发射准备时间仍然较长。

  关键的一战很快到来。1967年9月8日上午,我军雷达侦测到,敌U-2高空侦察机从江苏启东入陆,经金山飞往杭州湾方向。而此时,距离红旗-2的定型时间只有两三个月。

  地空导弹14营的6发导弹接电同步做好发射准备后,带有干扰机的U-2高空侦察机却避开导弹火力范围,擦边飞向杭州湾。但就在解除接电指令下达仅半分钟后,敌机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再次直飞嘉兴。

  当敌机距地导14营阵地35公里时,指挥员立刻下令打开制导雷达。敌机见势不妙,立即施放干扰,向左侧大坡度逃跑。我雷达操纵员打开反干扰雷达,保证了正常跟踪,同时连续发射3发导弹。一分钟后,第二发导弹一举命中目标,敌上尉飞行员黄荣北毙命于座舱内。

  我国再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消息震惊了世界,而研发该型导弹的技术人员和使用该型导弹的防空部队官兵更是欣喜异常。在此之前,防空部队官兵用S-75地空导弹击落U-2高空侦察机时,时任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戏称,U-2高空侦察机是“用竹竿捅下来的”。那么这次,则是英勇的官兵用我们自己的“竹竿”捅下了这架号称世界最先进的高空侦察机。

  当时的人们不会知道,这根“竹竿”背后,隐藏着多少科学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的呕心沥血。简单的一个“捅”字,又不知凝聚着多少人的智慧与汗水。

  假如没有钱文极、陈怀瑾、吴大观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辛努力、倾心付出,就不会有红旗-2的诞生。如果没有我雷达部队等部门的通力协作,没有我军官兵创造的“弹炮结合、协同作战,动静结合、机动歼敌,巧妙示形、以假隐真,疏散配置、集中使用”等战术战法,也不可能击落U-2高空侦察机。

  到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具备了批量生产红旗-2的能力,年产量可装备25个营。

  在北京昌平区大汤山脚下的航空博物馆里,有一处模拟地空导弹阵地。这个阵地由红旗-2和制导站组成,部分重现了红旗-2当年在防空作战中的场景。

  而在今年9月本报刊登的《军队系统“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及事迹简介》中,笔者又看到了“岳振华”这一个名字,这位中国首批组建的地空导弹营的首任营长,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带领部队4次击落美蒋高空侦察机。被国防部授予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作为我国空军的主力防空导弹,红旗-2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一直在与敌航空兵器的斗智斗勇中一直在改进。最初它发展出以坦克底盘做载车的红旗-2B以及使用卡车做载车的红旗-2J,后来又推出了红旗-2F、红旗-2P和红旗-2乙等型号。红旗-2甲和红旗-2乙先后参加了1984年和1999年的阅兵式。

  每一次改进都意味着性能的提升,每一次改型都汇聚着新的战力,每一次成功升级都使我国“高空篱笆”扎得更紧。

  在此过程中,我防空官兵用红旗-2又击落过3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和1架米格-21战斗机,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也屡屡建功。

  如今,随时代的变迁与技术的发展,早期的红旗-2性能上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作战需要,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老兵永不凋零。红旗-2研制成功的意义在于,它迈出了我国自主研制防空导弹的关键一步,并通过不断改型,攻克了难以胜数的科研难关,培养了一支年轻的、掌握地空导弹系统研制技术的人才队伍,建起了完善的地空导弹生产体系,为我国自行研制新型防空导弹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兵虽老,但家族繁盛,“红旗”仍然漫卷长空,这也许最能诠释当年那些峥嵘岁月红旗-2横空出世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上一篇:【48812】日本自卫队陆军编制

下一篇:【48812】韩国戎行的主力部队-水兵陆战队的编制与兵器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