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VS日军与志愿军VS美军的比照
兵器配备上的比照其实就没有办法准确的比照,只能有一个含糊的参照,首要是各个时期的各个部队都在改变,且配备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讲,国军与志愿军在兵器配备方面都是被对手甩出了十八条街的距离。如果在配备上面还加上后勤才能,那距离就更大了。
国军在配备上的距离分为两块,一块是中央军,另一块是其他各系的杂牌部队。杂牌部队的配备之差一言难尽,比方川军,80%的步枪都是残次的川造,20%的汉阳造都是旧货,一个师仅十余挺机枪和几门迫击炮。
其间配备最好的应属29军的38师,一个600人的营配备24挺轻机枪,掷弹筒16具;2000人团级有4门迫击炮+4挺重机枪+72挺轻机枪+48具掷弹筒。而日军一个步卒中队有9挺轻机枪+9具掷弹筒;1100人的大队所具有的2门步卒炮+12挺重机枪+36挺轻机枪+36具掷弹筒。在相同军力的国军4千人旅级与日军3800人联队比照,日军有12门山炮,而38师只要8门82式迫击炮。
1933年,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辅导和帮助下开端着手树立60个整编师的方案,包含30个调整师和30个收拾师,其间收拾师的方案火力还要优于日军的主力甲种师团,可是后来战争迸发,只建成了20个调整师,收拾师也就无从谈起了,调整师便是后来的德械师。调整师轻兵器配备并不差,可是到了后期,因为缺少工业,后勤跟不上,无法修理和弥补配备。
可能与常人幻想不同的是,德械师的配备并不是全面落后于日军的,其轻兵器实际上比日军还要先进,国军还配备有MP18冲击枪,而日军没有,这是近战的大杀器;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质量低质,后来还一度的拷贝国军的轻机枪。淞沪会战的时分,36师、87师、88师三大德械师在一线对日军占有了肯定的优势,可是火炮类重火力相差太大,再加上国军的指挥和战法失误,导致德械师损失惨重。
20个调整师除了第二师外,其他师底子配备4千支步枪,300多挺轻机枪,重机枪70多挺,迫击炮20多门,第二师配备是其他师的大约1.7倍左右。国军是有少量的坦克和战车的,但数量比日军要少得多,在昆仑关战争和南京保卫战中都呈现过,仅仅因为质量比较差,没有防空力气,也没有后勤的修理才能,导致这些坦克和战车损失重,没有发挥多大战争力。
日军的配备跟着抗战时刻的延伸,前后改变非常大,抗战初期以甲种师团为主,后来资源缺少,后勤跟不上,开端组成乙种师团,到了抗战后期还呈现了丙种和丁种师团。从乙种师团开端,兵器配备无论是数量仍是质量都严峻下降。在抗战初期,国军精锐团级火力有36挺重机枪,51门迫击炮,6门山炮;而日军有36挺重机枪,108具掷弹筒,12门92炮,首要距离在重火力上。
志愿军的兵器配备分两个阶段,一是入朝初期的时分,一个是入朝后期。入朝初期跟美军比的距离是非常惊人的,志愿军一个陆军师只要40多门70毫米的迫击炮,山炮不到30门,火箭筒也不到30具,无线部,坦克坦克车什么的底子没有,一个军才有100余辆轿车运送物资。而美军一个陆军师具有近150辆坦克,榴弹炮、无后坐力炮、高射炮加起来近300门,70毫米以上迫击炮76门,火箭筒543具,轿车3800辆,无线部。
整个空中满是美军的范畴,美军随时随地轰炸志愿军阵地及后勤补给线。而比兵器配备距离更大的是衣服粮食等后勤,刚入朝时正值隆冬,零下几十度的气候,志愿军冻伤减员比战争减员还多。后勤线上遭到轰炸,伤亡比前哨还严峻。美军战士能在前哨过感恩节,吃到烤火鸡,喝咖啡,吃现烤的面包,而志愿军却在为缺少维生素犯夜盲症的营连级指挥员保证一天一个鸡蛋而忧愁。
到了后期,因为从苏联购买了一批兵器配备投入到前哨(留意是购买,而不是所谓的帮助,我国为了这些配备所欠的债足足还了10年),志愿军的火力才有所提高,可是仍然比美军距离极大,一个军的火炮配备仅有美军一个师的一半左右。因为志愿军严峻缺少反坦克兵器,大多时分都奈何不了美军坦克,美军乃至直接将坦克开上前哨停着当固定火力点。并且因为美军肯定的空中优势,导致志愿军有限的火炮也难以发挥威力,一旦开炮就会遭到美军的空中轰炸。
国军在战术上,底子上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成果,这也是国军百战百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932年“一二八事故”的时分,国军19路军还能跟日军打得有来有回,让日军伤亡惨重,到1937年淞沪会战时,战前连底子的战争预案都没有,侦办作业都不做,连地图都不是新的。
阵地战只能极端板滞的挖壕沟死扛,部队组织纪律松散,一开战便是伤亡惨重。其间比较有名有成效的比方只要两个,一个是武汉会战,郭汝槐提出的“守于武汉而不战于武汉”,使用武汉多水多山的杂乱地势,将军力分散开来冲击日军,获得巨大作用;还有一次便是长沙会战的薛岳所谓的“天炉战法”,也便是诱敌深入切割围住,然后深入敌后冲击敌人纵深后方。
而反观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术,可谓层出不穷,精彩绝伦。常常采纳大纵深迂回交叉战术和夜袭,美军都悲叹“太阳是咱们的,而月亮是归于敌人的”。第2次战争长津湖之战,志愿军使用长津湖多山碎片化的地势,四面出击将美军切割成多个部分进行优势军力冲击,使得陆战1师损失惨重。
闻名的铁原阻击战,63军的3位师长的战术运用炉火纯青,“钉子战术”、地道战,以及反向思想的火炮反击战术,成功以下风军力下风配备的疲敝之师阻挠住了美军的行进。李奇微选用所谓的“磁性战术”来抵挡志愿军,也成功的被志愿军的“冷枪运动”给破解了。
名震全国的上甘岭战争,志愿军使用“坑道战”对立美军强烈的炮火轰炸、再使用“小兵群战术”来抵挡美韩联军的冲击,最终出乎意料的使用仅有的24门喀秋莎火箭炮给美军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导致美军尔后再不肯发起团以上的战争。
诸如此类的精彩战术还有许多,比方奇袭白虎团,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志愿军的班排级战术水平也是非常高,比方“三三制”进攻队形,其纪律性和战术素质均高于美军。相反美军选用的战术是非常单调的,便是一味地空袭、炮袭,然后坦克开路,步卒冲击。这也跟美军强壮的火力、兵器配备及后勤力气相关,自古以来,后勤力气便是戎行战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篇:新时代改革强军的历史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