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四项举措”谱写退伍军人参与国防教育新篇章
济宁新闻网讯 曲阜市充分的发挥退伍军人在国防教育中的骨干作用,选拔26名参战老兵、优秀退伍军人、优秀兵支书组建国防教育讲师团和老兵初心故事宣讲团,通过“互动式教学、情景式再现、沉浸式体验、军事化管理”等手段,将“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教育”与双拥共建深度融合,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互动作用,有效推动双拥国防教育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精于“讲”,在课堂教学中筑基。紧贴热点选题。把握学生“兴奋点”,做细课前摸排工作,在选题上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深挖热点问题中蕴含的国防知识,确保内容喜闻乐见。自主择业干部王勇结合自身军旅经历“话成长、谈收获、寄希望”,先后多次深入双拥学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红色故事,引起学生较好反响。精益求精备讲。每堂国防教育课前,讲师团均与学校交流意见,注重与学校教育资源有机融合,采用集体备课集智攻关,在开讲前模拟试讲,确保课堂质量精益求精,促进国防教育走深走实。不拘一格施教。创新授课模式,采用“沙龙式”“互动式”“情景式”教学,开展“国防教育大家谈”系列活动;邀请参战老兵和驻曲部队先进典型宣教,组织“演讲比赛”“脱口秀”“微课堂”,通过“情景再现”“剧本杀”等形式寓教于乐。评教评学反馈。注重“教学—评议—吸收”环节,在每堂课后15分钟组织课后讨论,邀请学生、旁听老师对教学质量“打分”、提出意见建议,共议改进方向,把每堂课的“得分”情况作为评价讲师工作的重要指标。纵深推进转化。线下利用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实现教学内容持续“升温”。线上依托学校公众号、抖音、曲阜“融媒”等渠道回放宣传,开展“云端”爱国主义直播课活动,观看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
注重“做”,在躬行实践中提升。把准重要时间节点。在“清明节”“七一”“八一”“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国旗在我心中”诗歌朗诵、“学雷锋、学英雄”演讲、参观军营生活征文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学习军人革命风范,先后走进曲阜一中、杏坛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开学第一课,受众师生5000余人次。注重军旅文化传承。充分发掘曲阜“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优势,开展读《孙子兵法》、研究古代兵器发展及作战样式、讲述著名军事家故事等活动,在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汲取国防教育精华。体现国防教育特色。在国防教育中强化军队元素,在“唱、演、行、颂”上持续发力。开展“唱军营歌曲、唱红色歌曲”活动12场次,举行“国防教育演讲、演国防主题线场次;组织开展“野营拉练、常行军、强行军、急行军”战备比拼,在比拼中增强国防意识,培育“尚武”精神。大力弘扬英烈精神。组织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青年志愿者开展“寻访家乡烈士”“致敬关爱英雄母亲·弘扬英烈精神”等主题活动,为烈士亲属提供过生日、圆心愿等贴心服务120余次,聆听烈士生前故事,传承弘扬英烈精神。
深度“浸”,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社会环境感染。以曲阜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开展“三场五区”双拥文化建设,开展多样性、创新性国防教育活动。强化曲阜市烈士陵园国防教育主阵地作用,新建民兵训练基地,建设曲阜市革命军史馆,为全民国防教育提供理想场所。推出曲阜市“双拥号”公交线路,成为“移动”的国防教育宣传载体。校园环境影响。在曲阜一中、杏坛中学、实验小学、机关幼儿园等学校设立国防教育示范点,打造“国防教育长廊”,立体呈现曲阜老一辈员奋斗的峥嵘岁月。开办“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专题栏目,播报英雄人物事迹,让广大师生受到深度洗礼。家庭环境熏陶。以双拥小区为阵地,每年暑期组织小区内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家庭国防教育”,将“叠军被”“救治伤员”等部队元素融入其中。
严格“练”,在摸爬滚打中养成。抓好平时养成。通过“正三相”“纠三手”“练三声”培育外在气质。开展“学标兵,做优秀旗手”活动,增强“比拼”意识,确保参训人员不断档,训练热情不退减。为中小学国旗护卫队送训2000余人次,完成学生军训送训4000余人次。抓实技能提升。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内容,组织并且开展技能、体能、战术训练提升活动。围绕“轻武器操作、手榴弹投掷、军事地形学”等部队军事科目开展针对性学习,并结合尼山民兵训练基地开展军事夏令营轮训,将军事体能训练科目纳入国防教育必考科目。抓强综合素养。开展综合演练科目,按照部队军官编组作业实施流程,依托训练基地配备的真人CS装备进行模拟对抗,在对抗中提升团队协作、战术运用、组织指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