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武器装备质量上的问题处理现状及其对策
本文针对目前现役装备技术质量上的问题处理现状,分析有一定的问题的原因,从质量上的问题解决流程、信息沟通机制、成品供应商管控方式、建立问题数据库、成立专家团队几个维度,提出了改进措施。
装备质量关系国家安全、关系战争胜负、关系官兵生命,立足强军兴军目标,武器装备研制单位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坚持战斗力标准,极力全方面提升装备的质量水平。但是,武器装备在服役过程中,因为设计不到位、验证不充分、使用方没有能够完全掌握装备的技术指标及使用极限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如何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传递质量上的问题信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彻底地解决质量上的问题,成为一项重点难题。
通过对现役装备外场(装备使用场所,以下同)技术质量上的问题现在的状况进行分析,结合收集到的内外部(研发团队及使用方)反馈意见,梳理出现役装备外场质量上的问题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现役装备外场技术质量上的问题的处理,大多数以技术通报的形式来处理,由装备设计单位针对质量上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待机关批复后实施问题的处理。以技术通报上报为标志性节点,内部处理周期(包括前期问题处理、通报上报审签)长,部分难解决的问题长达数月甚至跨年;加上机关批复周期,从首次问题发生、改进措施确定、到装备使用方落实等周期需要,不少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数月。外场技术质量上的问题的快速有效解决事关部队官兵安全、战训任务实现,按照目前的外场技术质量上的问题处理周期,已不足以满足一线部队的战训任务需求。
从外场问题处理阶段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是外场反馈的技术质量上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疑难杂症,对于技术能力的要求很高,在问题定位、试验验证、解决方案上认识不足,常有反复,导致处理周期拖期;二是由于装备的复杂性,有相当一部分技术质量上的问题存在涉及多家单位的情况,专业间、单位间存在相互扯皮的情况,导致问题的处理一拖再拖;三是部分技术质量上的问题处理需要协调承制单位试制,大修厂或装备使用方验证,外部资源无法及时协调到位,周期不可控。
装备是一件由结构主体及多个成品、管路、电缆等标准件组成的复杂设备,通过统计分析,现役装备的技术质量上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出现在成品上。在装备服役阶段出现的技术质量上的问题,总师单位对成品供应商的管控手段有限。相较于装备的研制阶段,成品供应商对外场成品故障的关注度一下子就下降,对外场成品技术质量上的问题处理资源投入不足。目前通过通知单、协调会、质量函等形式督促已无法起到显著效果。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控考核机制,主机单位的要求发出后往往难以得到一定效果回应。当外场成品技术质量上的问题处理牵扯经费、资源等因素,处理滞后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而且有的成品问题不仅涉及一家单位,还跨越军工集团,涉及多个行业多家单位,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更加难以管控和协调。
装备的服役时长从几年到十几年,有些装备服役甚至长达几十年,这其中积累了大量的外场使用数据,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值得各装备研制单位去发掘、总结、分析、提炼,反馈到现在的研制工作中慢慢的提升。相比于国外波音、空客建立的庞大的技术质量上的问题处理系统及数据库统计分析再应用机制,我国现役装备在质量上的问题处理总结分析仍处于基础阶段,对外场数据的发掘仍远远不足,大量的外场数据缺少全面整理和深入分析,难以察觉缺陷背后的规律,装备研制单位忙于应付具体问题处理,有限的资源被大量占用,无法察觉缺陷背后的原因,进而导致各单位处理问题能力、外场管理上的水准没办法得到提升。
针对以上质量上的问题处理的现状,如何有效解决在役装备外场技术质量上的问题,提升装备质量,结合装备研制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全面梳理现有体系要求,针对目前的外场问题来源,以提升解决时效为目标,对照上级规章制度要求,全面考虑,逐项分析,查漏补缺,优化现有处理流程,补充尚未覆盖的业务流程,明确责任主体,进一步改善外场相关的体系文件的协调性、可操作性,将各类外场问题的处理要求明确落实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其次以加强过程监控、质量上的问题闭环管理为目标,全面梳理外场业务问题处理流程的信息化需求,在现有部分流程电子化的基础上,将外场问题相关业务流程全面电子化,建立质量上的问题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最后对于部分外场亟需解决的技术质量上的问题,因经费、资源原因无法开展相关工作,积极协调资源,以专项的形式,保证前期的试制、验证的各项工作,后续与上级机关协调核销。
首先完善装备主研制单位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各装备总设计师在技术质量上的问题攻关的牵头抓总作用,明确技术责任,打破专业壁垒,消除扯皮现象;其次建立与顾客代表,装备生产维护单位的定期信息沟通机制,缩短现有的信息流转周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反馈;最后建立与装备使用军种机关的定期汇报制度,一方面将外场技术质量上的问题汇总作专项汇报,另一方面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请机关协调解决,同时追踪技术通报的批复进度。
完善在役装备的成品管控制度,规范对成品供应商的协调、督促、跟踪流程,对于重点问题采取与驻厂/ 所军代表联发质量函,专项质量督查等多种形式,保证成品外场技术质量上的问题有效解决;借鉴国内外对供应商的成熟管理经验,完善现有供应商评价制度,建立成品供应商管控的长效机制,将成品外场质量状况、问题处理情况纳入供应商评价要素中,同时将成品外场质量状况作为新研装备成品供应商选择的重要依据,实现对成品供应商的全寿命有效管控。
建立统一的外场问题数据库,对使用问题、故障问题、成品问题等信息进行有序管理。统一的外场问题数据库一方面能够与前文提到的各外场问题处理流程对接,在装备寿命周期内不断充实完善数据库内容;另外一方面能够满足装备设计单位、生产单位及其上级机关、使用方等各相关方对于外场信息需求;最重要的是通过积累外场问题数据库,能够直接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梳理装备的外场服役状况,发现数据背后的价值,为后续装备服务保障、外场问题处理提供宝贵的经验,为持续改进提供数据依据。
外场技术服务保障是一门专业,不同于装备研制对某一专业能力的要求,更强调的是对装备整体、各系统的综合知识的掌握,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外场技术服务需要的是“通才”。在装备首次出现不明外场质量上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派出多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多次前往,排故期间各自为战,这样不但浪费了资源,还得不到使用方的满意评价。因此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外场专家是十分必要的。在各专业抽调相关有经验的设计人员,组建技术服务虚拟团队,按照现代综合保障工程要求,组织专项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的技术服务队伍。同时能聘请装备使用方、试验方、生产方等单位有多年装备使用、维护经验的专家作为技术服务顾问,有效补充装备主研制单位的技术服务力量,这样不仅能促进外场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加强装备研制方与使用方的联系。
近年来,国家和军队颁布了大量有关装备的法规和文件。装备的研制、使用、维护正在向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装备建设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要求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解决。其中,如何高效的解决装备质量上的问题,提升装备的质量水平,就是迫切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一流的军队, 需要有一流的装备; 一流的装备,一定要有一流的质量, 这是实现质量建军的装备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完全解决技术质量上的问题,让装备在服役部队物尽其用,本文基于这一思想, 研究探讨了在役装备质量上的问题处理现状及初步的解决思路。
回复关键字,获取相关主题精选文章 关键字:军民融合 产业快讯 政策法规 信息发布 技术前沿 行业动态 高层观点 高层观点 经济发展 改革创新 投资指南 其他主题文章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