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最新武器展示 之 “黑旋风”直19武装直升机
武直-19(代号:WZ-19),是由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及 602直升机研究所开发、研制、制造的武装直升机兼侦察直升机,基于直9 , H410A、H425以及H450民用直升机的军用衍生型,其命名为黑旋风(英文:Black Hurricane)名字取自《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黑旋风李逵,象征这种武装直升机也如同梁山好汉一般本领非凡。武直-19设计源自于直-9W,采用机设计研究所串列式座舱布局、四叶复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后三点式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色。
在中国已发展了武直-10武装直升机的情况下,武直-19的忽然出现多少让人感到意外。而从技术和装备角度来讲,武直-19的出现却恰恰是最能平衡中国陆航装备需求与中国航空工业研发生产能力的方案。 众所周知,由于武直-10原计划采用的PT6C-76C发动机在由加拿大向中国出口时遭美国阻挠而作为代替的国产涡轴-9A发动机迟迟不能投产,导致武直-10暂时难以定型服役,不足以满足陆航日益迫切的需要。因此,技术上完全源自直-9W而又具有比直-9W更高战斗力的武直-19自然成为中国陆航短期内代替武直-10作用武装直升机主力型号的最佳选择。
另一方面,在武直-10服役后,武直-19也可当作与武直-10配合使用的侦察机型。这种配合方式日本陆上自卫队已有先例,就是OH-1和AH-64的搭配。另外,武直-19吨位较小,使用成本较低,也可作为武直-10的有效补充,形成高低搭配。
在通用直升机基础上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早有先例,当年美国的AH-1武装直升机也是从UH-1通用直升机大改来的,直-9改武直-19作为应急和补充机型是合理的思路。直-9改串列本来就不是太难的事,技术也很成熟,动力配套都不成问题。武直-19在技术上与直-9一脉相承,因此不出意外会继承直-9便宜、皮实、耐用的优点。中国陆航已装备直-9多年,有丰富的使用、维护经验。装备武直-19有助于原装备直-9W的部队迅速提升战斗力,还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直-9的维护设施,大大降低维护成本。
作为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9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达到AH-1W的武器挂载水准,即能同时挂8枚红箭-10反坦克导弹与两个火箭弹发射巢。若无法达到这个水准,四枚反坦克导弹的挂载量也够用,毕竟中国陆军航空兵面临的反坦克压力不大,武装直升机主要执行支援装甲部队的任务。对于中国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火箭弹发射巢和机炮用处要其实比反坦克导弹更大。从这点考虑,武直-19比更大更重的武直-10更适合执行强度较低的任务。可以判定,武直-19的水平肯定超过AH-1W,但仍弱于AH-1Z。
武装直升机是现代化陆军航空兵成为具备攻击力的作战力量的基础,而重点执行侦察/观察和配合武装直升机作战的侦察直升机,也是国外直升机作战部队装备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陆军航空兵大量装备的OH-58轻型侦察直升机是AH-1和AH-64的战斗伙伴,而日本独立开发的OH-1侦察直升机则是具备攻击直升机和侦察直升机特点的较先进机型。OH-1侦察直升机是日本陆上自卫对装备的较先进的侦察/攻击直升机,用来取代OH-6轻型侦察直升机的OH-1是日本公司自行发展的机型,在动力、材料和结构设计方面完全由日本独立开发完成。OH-1在同级别军用直升机中具备比较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而OH-1在总体布局和旋翼系统的设计方法上与直-9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OH-1采用了两台中等功率的发动机和与直-9类似的涵道尾桨,具备了与直-9类似的低噪音、高安全性和高速飞行性能,在设计的角度应该说OH-1要比A-129更为适合作为直-9改进的参照。
中国陆军航空兵装备的带有武装和瞄准系统的直-9早期攻击型在1996年就已经定型,这就是说武器、挂架和瞄准装置应该不会成为问题,改进设计专用武装直升机的工作可以集中在对机体的结构设计方面。利用海豚成熟先进的动力-传动技术和达到西方70年代末期领先水平的结构和材料技术,采用涡轴-8A可以将直-9改进设计成起飞重量3.9~4.2吨的武装直升机,若使用功率更大的涡轴-6不仅能提高国内大功率直升机动力系统的应用水平,促进涡轴-6能获得有序和系统的发展,还可以改进完成出起飞重量在6~7吨标准的中型武装直升机,还可以利用中型武装直升机的技术成就促进同样级别通用直升机的发展,最终利用直-9这个灵活的平台和直-8的动力系统推动直升机技术的整体发展。
武直-19的综合性能确实无法和武直-10、虎这样从基础上就是按照武装直升机标准设计的机型比较,但是利用直-9A的成熟部件确实可以发展出综合性能不低与AH-1S的武装直升机,这种直升机足以在局部战争中对抗AH-1S/W和米-35这些武装直升机,还可以使中国陆军航空兵提前十年的时间获得真正的武装直升机。最新完成的武直-10的综合性能确实要优于直-9平台改进的武直-19,但是代价却是以陆军航空兵长期的装备空白换来的,而且陆军航空兵因为没有适当的装备来获得和熟悉武装直升机的战术应用,因此在新型武装直升机服役后必须在使用中从基础开始慢慢地完善战术体系,这样的一个过程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明显的延长了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中国军队如果在本世纪初期被迫投入到军事行动中,那么缺乏武装直升机的陆军航空兵很难在战争中体现自身的价值,甚至无法在战争中获得保证运输直升机的安全,更谈不上压倒对方武装直升机的阻截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了。武直-19的整体作战能力也许有欠缺或者不足,但是基本依靠国内条件就能够完全满足需要的直-9却在技术上更成熟。当国内直升机高性能动力装置仍然依赖进口供应的情况下,直-9的动力系统较有保障的优势将会在保证装备供应和战斗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