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美国采购大量武器装备 魏东旭:双方“各怀鬼胎”
近些年来,日本政府极力渲染地区焦灼的事态,向美国采购大量武器装备。日本防卫省近期宣布,已签订了采购“联合打击导弹”(JSM)和“战斧”巡航导弹的协议,还声称将继续推动采购各型防区外导弹。
那么,日本是如何“仰仗”美国,一步步突破“专守防卫”原则,构建进攻性作战能力的?军事观察员魏东旭进行解读。
主持人:当前,日本武器装备采购的规模逐年增长。有分析指出,日本采购武器装备的开支绝大部分都流向了美国,大多分布在在采购第五代主力战斗机、中程导弹防御系统等武器装备方面。为实现这些采购计划,日本需要支付高额的溢价金。如何分析日本向美国采购武器装备的行为?
魏东旭:近些年来,日本在发展国产武器装备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但是很多高端先进武器装备还是依赖美国。比如说日本可以独立自主研发主战坦克、装甲车等,但是在海上作战体系建设方面,比如“宙斯盾”系统、“宙斯盾”战舰上的防空导弹和反导拦截弹等只能依赖美国。日本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发展方面,主力战斗机F-35A是从美国采购的,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也依赖向美国采购。
主持人:据报道,日本防卫省1月18日宣布,已经签订了采购“联合打击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的协议。其中,“联合打击导弹”由美国雷神公司和挪威康斯伯格防御与空间公司共同研制,将由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35A战斗机搭载。那么,F-35A搭载“联合打击导弹”在实战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魏东旭:“联合打击导弹”也就是JSM,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放入F-35A隐形战斗机的内置弹舱中,让战机在绝大多数防空系统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外对目标进行攻击。日本航空自卫队从美国采购的F-35A慢慢的开始了实战化部署,这样一来,在美日联合作战的构想中,不仅平台实现了通用性,机载弹药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通用性。
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F-35A、配备“联合打击导弹”后,可通过战机隐身化的特征,进行秘密空袭,悄悄飞过去,打了就跑。这种妄图先发制人、抢先动手的军事野心昭然若揭。
主持人:日本签订的采购协议中的另一款导弹是“战斧”巡航导弹。据报道,“战斧”巡航导弹及相关器材通过美国对外军售渠道订购,所订购的导弹预计在2025财年-2027财年交付。装备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后,日本海上自卫队能提升几成战力?
“明招”就是大家看得见的装备方式和使用方式。“战斧”巡航导弹主要由日本海上自卫队使用,日本的“宙斯盾”战舰配备有从美国引进的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以搭载“战斧”巡航导弹。这样“宙斯盾”战舰从以往侧重防空反导发展为攻防兼备。
“暗招”就是把“战斧”巡航导弹装备在潜艇上。日本现在使用的“苍龙”级的AIP潜艇以及“大鲸”级的锂离子电池潜艇,都配备有大口径的鱼雷发射装置。日本潜艇能够正常的使用大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发射潜射型的“战斧”巡航导弹,既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岛屿目标。
无论是“明招”还是“暗招”,我们都要看清楚,防止日本自卫队使用“战斧”巡航导弹在西太相关区域内搞偷袭。
主持人:总的来看,美国对不断加紧武装的日本持何种态度?是否会任由日本发展进攻性作战能力?
魏东旭:从允许日本引进“联合打击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就能够准确的看出,现在美国对日本采取的是“放虎出笼”的策略,纵容日本自卫队发展进攻能力,与美军共同执行远程火力打击任务。美国是千方百计地赚日本的钱,日本自卫队拿到武器装备后,还是给美国打工和卖命。
现在日本慢慢的开始逐步研制一些武器装备,一旦日本的国防工业体系呈现出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完整性,那么日本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就会弱化,美国对日本的军事话语权和军事控制权也会弱化。所以美国强化对日本出售武器装备,一种原因是要赚钱,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对日本的军事控制。
近些年来,日本政府极力渲染地区焦灼的事态,向美国采购大量武器装备。日本防卫省近期宣布,已签订了采购“联合打击导弹”(JSM)和“战斧”巡航导弹的协议,还声称将继续推动采购各型防区外导弹。那么,日本是如何“仰仗”美国,一步步突破“专守防卫”原则,构建进攻性作战能力的?军事观察员魏东旭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