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资动态

潮涌鹭岛 双拥花开

发布时间: 2024-07-08     信息来源: 国资动态

  2023年7月,驻厦部队出动官兵3000余人、车辆360余部,热情参加防御台风“杜苏芮”工作。

  从空中的视角俯瞰“大厦之门”,这是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之城;从历史的维度品味这片热土,这是一座红色之城先锋之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拥军基础,是一座处处流淌着双拥热血的英雄城市。

  上世纪80年代,习在厦门工作时,亲自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经常登高山、下海岛、进哨所,足迹踏遍海防一线和部队营区,给厦门留下许多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多年来,厦门军民大力传承弘扬习在厦工作期间抓双拥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把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驻厦部队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务,坚持双拥工作“五个纳入”,每年都把双拥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加以落实督办。

  近年来,全市军民牢记习的殷殷嘱托,着眼新时代做好双拥工作的新要求,制定印发《关于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推动厦门双拥工作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军地共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建精神文明、共促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从服务部队练兵备战、提高优抚安置水平、深化国防宣传教育、坚持军地互办实事等方面着手,向新而行,打造“鹭岛军民情”新时代双拥工作品牌,推动厦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厦门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着色添彩。

  2023年5月,厦门市“凤凰花健康拥军”心理健康中心、退伍军人心理服务驿站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原第174医院)揭牌,为军地有心理健康需求人员提供全面、专业、舒心的心理服务,拉开了厦门完善驻厦部队心理健康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心理服务能力工作的序幕。目前,“凤凰花健康拥军”项目建设实现了旅级单位“心理驿站”全覆盖。

  为驻厦官兵做好“关键小事”,厦门始终把双拥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广泛开展“文化拥军”“教育拥军”“科技拥军”“法律拥军”“健康拥军”,以多元融合的新模式服务练兵备战。

  资金的保障是最基础的——为确保双拥工作有序展开,厦门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部队军事设施建设,“打仗型”医院建设、海防连队交通艇配备、基层连队供水供电和设施改造……展现的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优势,更是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

  这些年,驻厦部队官兵始终牢记保家卫国、参军为民的军人使命,把驻地当故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毅担当。

  驻厦部队积极协助地方妥善处置各种应急突发事件,参与市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7月,驻厦部队出动官兵3000余人、车辆360余部,热情参加防御台风“杜苏芮”工作。驻厦部队经常组织医疗小分队、便民服务队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义务巡诊、送医送药等活动,看望慰问军烈属、伤残军人和敬老院老人,关爱残疾军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人民军队和子弟兵的情谊。“鼓浪屿好八连”几十年如一日开展学雷锋活动,被岛上居民誉为“最亲的人”,被特区人民赞为“精神文明仪仗队”。仅在2021年,31659部队便投入扶贫资金646.4万元,援建福建、江西两省项目20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80余户。

  除了扶危于急难险重之时,驻厦部队更把厦门的发展当做自己分内之事。翔安机场、翔安大桥、厦金大桥(厦门段)、集美新城、凤翔新城、山海健康步道、厦门时代锂电池生产基地等一大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涉军土地置换、管线迁改等工作,无不得到有关部队的大力支持。

  今年4月,代表着我国当前先进国防力量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厦门舰“回家”,军舰尚未进港,消息已然在全城传开。市民们奔走相约,要登上甲板,亲眼见证人民海军的发展成就,见证人民子弟兵的良好形象。

  活动当天,全市各界热情欢迎厦门舰官兵,一幕幕温馨画面,流露出军民间浓浓的鱼水情。熟练地摊开一张饼皮,舀一勺馅料,铺一层花生酥,再来一抹甜辣酱,用美味作料和拥军情谊填满春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人称“拥军好大妈”的厦门市民纪不池专程到舰上慰问官兵。在她的指导下,官兵们纷纷动手,一个个馅料丰富的厦门春卷成功出炉。咬一口春卷,温润的口感充溢口腔,那份满含着鹭岛关怀的温暖也涌上心头。送上“拥军大礼包”,特级厨师上舰为官兵们烹饪姜母鸭、椒盐猪脚、芋枣等厦门菜……在厦门舰,市民最真挚的拥军热情与官兵们最朴素的家国情怀交融,一城一舰,就这样被一条精神纽带紧紧相连。

  如果说一场开放日活动点燃全民拥军的热情,那么每天穿行在这座城市的3号线地铁,则像一股涓涓细流,将国防教育知识和“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氛围传递到大街小巷。

  2023年12月29日,厦门地铁3号线被正式命名为“双拥号”专线,整条地铁线路的命名,开了全国双拥工作和国防教育工作的先河,打造“行走”的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阵地。

  厦门双拥的氛围和创新探索远不止于此。今年初,厦门市烈士纪念设施管护“一图一册一片”发布仪式举行,创新英烈纪念形式,不断营造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新风尚。

  不仅如此,厦门还组建“厦门市老兵宣讲团(退伍军人国防教育宣讲团)”“英烈精神宣讲团”,依托各级党校、各类学校和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开展进机关、学校、军营等“七进”活动,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全面夯实爱国拥军的思想根基。

  厦门市双拥办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厦门构建组织领导、骨干队伍、教育内容等国防教育“五个体系”,把“英雄三岛精神”“鼓浪屿好八连精神”融入厦门精神,把拥军拥政写入《厦门市市民公约》。将厦门地铁3号线命名为“双拥号”专线,打造移动式国防教育课堂,浓厚“爱我人民爱我军”双拥氛围。

  去年9月,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陈翼桁上了央视。这位“特战尖兵”离开军营后回到学校完成学业,但因为属于非公费师范生,要实现教师梦还有一些难度。

  2022年6月,厦门市出台《厦门市实施退伍军人教师培养计划工作方案(试行)》,让陈翼桁成为厦门首个非公费师范生转公费师范生的退伍军人,也是首位享受该政策进入教师队伍的退伍军人。

  这一政策的出台实施,有效地推动退伍军人进校园工作体系化。从去年开始,厦门每年安排不少于50个面向退伍军人的岗位,通过公费师范生就业、干部(退役士兵)安置、公开招聘等渠道,实现退伍军人进入校园任教、任职。

  “兵教师”只是厦门推进退伍军人高质量就业的一个缩影。作为退役军人安置就业的理想之地,厦门从始至终坚持“阳光”安置、“后路”无忧,修订完善《厦门市贯彻军人随军家属和干部随调随迁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细则》,研究出人子女教育优抚办法,持之以恒地做好军人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工作。

  2020年以来,厦门共接收安置752名干部,其中96.4%进入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4年来累计安置驻厦部队352名随军家属就业上岗,落实保障军人子女入学入托、考试加分等教育优待1000余人次,发放未就业随军家属基本生活保障金600余万元。

  4年来,全市各级退伍军人事务部门采取“线上”+“线场(次)退伍军人(军属)专场招聘活动,促进就业、达成就业意向2400余人。

  在做好服务保障的路上,退伍军人一个都不能掉队。除关心关爱优抚对象外,我市还连续多年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先后将30余家优先招录退伍军人的企业认定为退伍军人就业创业“示范点”,遴选法律、金融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组建了一支53人的导师团队,加大对企业的运营指导。

  曾经一身戎装,如今领衔科创。每年,厦门都有一批退伍军人需要自主就业创业,这些退伍军人投入科学技术创新、乡村振兴、新消费、大健康等领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发光发热。

  记者了解到,厦门多管齐下,精准高质促进就业创业,一方面开展政企合作,遴选优质企业签订就业合作意向,统筹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推动退伍军人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广发人才“英雄帖”,通过税收减免、信贷授信支持等,挖掘和扶持一批优质创业创新项目落地生根。

  2022年,厦门率先推出“鹭岛拥军贷”,5年内可为退伍军人创办公司可以提供总计50亿元的授信额度。这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伍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决策部署的创新举措。

  3.3折的酒店住宿、6折的剪发、8.5折的快递服务、9折的餐饮优惠……2023年12月29日,厦门“凤凰花” 拥军平台正式上线,上千家拥军商户提供衣食住行各类优惠服务。与此同时,厦门在当天对全国的军人和优待对象开放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费游览景区的服务。

  早在去年3月1日,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对厦门户籍优待证持证人实行公共交通免费政策。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16条公交、地铁、BRT和轮渡线路对厦门籍退伍军人和“三属”实行免费优待,共有600余万人次享受交通优待。此次优待政策范围的扩大,逐步提升了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传承和发扬双拥优良传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近年来,厦门逐年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领跑全省,建立困难退伍军人帮扶援助长效机制。2020年至今累计发放抚恤补助经费3.5亿元。同时,落实好悬挂“光荣牌”、立功送喜报、发放优待证等尊崇优待工作,政府连续3年为25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购买“惠厦保”。厦门市退伍军人关爱基金自2021年8月成立以来,累计募集464万元,帮扶援助202人次,资金达69.57万元。

  如今的厦门,“军人优先”“拥军优属”体现在一件又一件实事中,围绕打造军民共建特色品牌,全市共200余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与部队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共建。全市还常态化开展“双拥在基层”“情系边海防”“情暖军嫂”“城舰共建”“城连共建”“聚焦一线·聚力解难”等活动。

  6月25日,福建省厦门市军休老年大学正式揭牌启用,同步开设思政、书画、舞蹈、康养等课程,全市900多名军休干部有了优越的学习场所,也为厦门军休干部文化养老服务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在社会层面,在思明区,包括中华城退伍军人服务驿站在内的7个红色驿站和17家拥军联盟示范点,设置了红色文化区、新时代双拥工作展示区、休息区等活动区域,为路过的军人军属、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茶歇、充电、纳凉等便民利民服务;湖里区等遴选部分酒店作为“拥军驿站”签约酒店,对现役军人、退伍军人、烈属等群体提供优惠优待;集美区探索民企社会化拥军新路,成立我市首家非公有制企业退伍军人服务驿站;海沧区68个商家集体加入“拥军朋友圈”;同安区探索司法拥军模式,成立全省首个“军嫂法官调解室”;翔安区大力传承“三个一好”工程宝贵财富,推动双拥工作高水平发展……如今,社会化拥军在厦门市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和学校、工厂、社区蔚然成风,一批批模范拥军个人和单位涌现出来。

  今年4月,一条老兵志愿者服务来厦旅游退伍军人的短视频被热传——厦门邮轮中心老兵志愿服务队队员吴建阳引导来厦旅游的江西籍退伍军人游客享受乘船优待。他一边热情地告诉这位游客持优待证的购票方式,引导他领取免费船票,一边对他说“欢迎老战友!厦门欢迎你们,玩得开心!”

  脱下“迷彩绿”,穿上“志愿红”。在党建引领下,新时代的退伍军人在不相同的领域敬业奉献、奋发有为,为党旗军旗增光添彩。

  “志愿于心,奉献于行。”在厦门,来自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企业等的退伍军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今年高考期间,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和厦门联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爱心送考活动,老兵们化身“护航天使”,在高考期间为考生提供爱心送考服务。

  据了解,退伍军人慢慢的变成了厦门各行业各战线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我市还鼓励引导退伍军人在思政引领、文化兴盛、社会治理、权益护航、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退伍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年11月,我市成立“一鹭先锋”退伍军人志愿服务总队,区、镇(街)、村(社区)陆续组建了退伍军人志愿服务队伍,还有不少退伍军人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伍,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厦门市邮轮中心老兵志愿服务队等已成为厦门退伍军人志愿服务的一张张名片。2023年,“退役不褪色 血脉永相连”鹭岛老兵无偿服务项目获得第六届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召集退伍军人无偿献血50万余毫升,有效缓解厦门血库用血相对紧张局面。

  拥军一条心,爱民一片情。如今的厦门正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为目标,弘扬英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积极探索双拥新路径,军民一心在破浪前行中汲取更加澎湃的动力,促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上一篇:国防教育知识问答(一)

下一篇:【48812】学到国防常识啦!福城大街武装部举行国防教育暨征兵宣扬活动